('\n
\n“晋燕失睦……”朱高煦脑中闪过了这四个字,好似灵光一闪般,他思绪瞬间通明。
\n“这个策题,恐怕是老朱想要借我之手来敲打我那三伯,同时让天下弱藩放心。”
\n“如果是这样的,那就好办多了……”
\n朱高煦松了一口气,只要老朱不是针对燕藩,那他就不用担心了。
\n至于恶了晋府,朱高煦更是一点不担心。
\n据他了解,自家那个如日中天的三伯,好像也没有几年可活了,指不定两人这辈子都没再见面的机会。
\n想清楚一切,朱高煦开始琢磨起了如何说出一篇让天下诸藩放心,同时还能讨好老朱的文章。
\n朱高煦清楚老朱的性格,即便他的诸子中违法乱纪甚多,他也没有废除其爵位,更不会逼死自己的儿子,而是罚俸、亦或者口头斥责。
\n就这些行为来看,朱元璋面对诸王,他的第一身份不是皇帝,而是一个父亲。
\n如果朱元璋面对诸王的身份是一个皇帝,那以他的手段,完全可以在他在世时,不耗费大明一点元气就能削藩成功,可是历史上他并没有。
\n哪怕晋王朱棡都这样高调的争储,明面打老朱的那张老脸,老朱也没有让人杀他,而是下旨痛骂一顿来解恨。
\n这样的表现,倒是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n因此,老朱他想要的削藩,一定是怀柔的,而不是像朱允炆那种,恨不得把诸藩都废为庶人,让他们饿死民间。
\n看人下菜,这很重要。
\n今日的策题,如果是朱允炆出的,那朱高煦会毫不犹豫的展露出狠辣一面来迎合朱允炆,为的就是先保证自己不会成为朱允炆的眼中钉,肉中刺。
\n可眼下的策题是朱元璋出的,因此经过李景隆解释,朱高煦已经知道自己要怎么回答这个策题了。不过,其中稍微带有的一点难度就是,如何在怀柔的情况下满足老朱的需求,同时又不遭到朱允炆的厌恶,致使自己众矢之的。
\n对于这个问题,朱高煦心里早已有了腹稿。
\n他自穿越而来,就回忆过朱允炆和朱棣的削藩方式。
\n朱允炆的削藩方式,许多人都了解,但朱棣的削藩方式,许多人却不了解。
\n后世有的人说汉代的推恩令在明代用不了,因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