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n杨展在前驾车,朱高煦坐在驴车上,看着不断倒退的大教场,心里对十几里外的镇子多了些好奇。
\n嘴笨的王瑄被留在了院里,因为今天魏国公府要送来东西,得有人看家。
\n坐在摇晃的驴车上,朱高煦看了一眼那头瘦驴,不免问道:
\n“民间牛肉价既然那么贱,那牛价便宜否?”
\n“这得看牛。”杨展一边熟练驾车,一边回答道:
\n“昨日我和王瑄没去看,但之前在松江府时,我记得一头黄牛也就七两,犁牛贵些,须十两才能购得。”
\n“那马呢?”朱高煦有些好奇,但杨展却犯难道:
\n“这我不知,得殿下您等会自己看,况且也不一定有,如今天下缺马,价格难定。”
\n“缺马?咱们缺马吗?”朱高煦疑惑反问,但杨展却跟见了鬼一样的回头道:
\n“缺啊,我在松江府时就没见过有几个人能骑马,到了南京也是骑驴偏多,只有入了大教场,才见了如此多的马匹。”
\n“我记得洪武二十一年楚王殿下征云南阿鲁秃建功,陛下特赐了秦马三十匹,结果诸藩王都羡慕的紧。”
\n杨展的话让朱高煦对大明的马匹情况有了个了解,但他却疑惑问道:
\n“楚王要那么多马作甚,他封地在武昌,应该也没有什么外敌吧?”
\n“武昌附近自然没有,但长江以南,湘江以西便都是诸蛮和山寇。”杨展解释着,同时也提出他记得的几场藩王剿匪事迹:
\n“我记得前年,楚、湘等殿下均领兵平湖广西南的山寇诸蛮,杀了不少蛮子。”
\n“不过倒也正常,眼下长江以南、湘江以西,广州西去皆以土蛮居多,朝廷虽然迁移了不少人,但听闻当地十蛮二汉,穷苦的紧。”
\n杨展给朱高煦讲述了大明在西南的局势情况,总的来说自汉以后,汉人在西南的聚集地就少的可怜。
\n到了晚唐,西南汉人又经历大规模的战乱。
\n到了宋代,尽管汉人在当地的数量稍微变多了些,但此后蒙元入关,大量汉人又死于战乱。
\n等朱元璋收复天下及云南等地时,西南汉人数量少的可怜,这才有了迁移大量百姓前往西南之举。
\n但即便如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