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高煦本事不错,你着五军都督府属官去考校一下他的韬略,考校完后再回来告诉我。”朱元璋头也不抬的吩咐起了朱允炆,朱允炆见状也作揖应下。
\n不久,辇车及百官兵卒都渐渐消失在了道路尽头,往着北面的紫禁城而去。
\n“该走走,该留留啊……”
\n在辇车离去的时候,大教场内的朱高煦也迎来了一场离别。
\n他倚在营房门口,瞧着里面收拾行装的一些武官子弟,不免有些唏嘘。
\n大教场内营房足有两千六百余处,每处占地四分,可容纳一小旗十人。
\n不过,自从北伐胜利后,朱元璋就命工匠在京皇城、内城、外城等地城门建造屋舍来供驻扎南京的军卒居住。
\n曾经用于屯兵练兵的大教场,最后也只剩下了御前豹韬卫精骑及河州卫西番精骑常驻此处。
\n瞧着屋内一个个收拾行李准备离开的武官子弟,朱高煦倍感唏嘘。
\n“殿下,我们走了。”
\n收拾好了行李,与朱高煦认识三个多月的一名青年对朱高煦作揖,而他身后还跟着八名子弟。
\n这名青年便是此前武官们夸赞的李英,而他的父亲则是西宁卫指挥使李南哥。
\n李英和其家族都是归化大明的吐蕃人,因此为人皮肤黝黑,身材不算高大,但也颇有勇力,年龄比朱高煦大了三岁。
\n在朱高煦没有入住这营房的时候,李英是毫无疑问的营房小霸王,但自从朱高煦入住营房,并且当着众人的面,两拳把李英撂倒后,李英就成为了朱高煦手下的头号打手。
\n原本朱高煦以为李英能跟他回北平,但现在看来恐怕不行了。
\n“你们都走?”
\n瞧着李英他们几人的模样,朱高煦不免有些不舍。
\n“我们都是陕西出来的,这次考校通过,自然都回去了。”
\n李英笑着解释,但他也连忙补充道:“不过请殿下放心,我们是万万不会忘记殿下对我们的教导,日后殿下若是有机会去西北领兵,我们一定跟着殿下征战!”
\n李英的话一经说出,他身后的八名子弟也纷纷作揖躬身。
\n只是他们的这一举动,着实让朱高煦看着无奈。
\n“你们日后别来打我就行……”朱高煦在心底哭笑不得,心里想到了历史上的靖难之役。
\n他如果记的没错,甘凉边骑好像配合御前精骑把燕军精骑正面凿穿了,而自己的这几个兄弟……
\n朱高煦目光在李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