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妻子愈发疑惑了,眼见这人还是一脸纠结,欲言又止的样子,也懒得深究了,她还想看楚姑娘是不是又会放一些后世戏文呢!可不能在这儿耗着。
她脚步匆匆地退了出去,曹雪芹看着妻子的背影踌躇一番,咬咬牙还是跟了出去。
什么“林黛玉倒拔垂杨柳”,那一定是他看错了!
院外夜色清浅,朔日月小,只一面湛然水镜将四野照得明亮。他们搬好凳子坐在阶下,倾听熟悉的作业点评环节。
【上节课里我们布置的作业是,根据你对林冲的理解,为他写一首英雄赞歌。其实给出的参考答案是现代诗,但大家不出我所料,写的还是古体。】
众人闻言呵呵一声,现代诗,他们会写吗?
【有的同学的古体写得很讲究,比如曹植,写了篇诔文,是悼念死去的林教头的意思吗?】
楚棠将曹植的作业展示在水镜上,只见那诔文悲愤沉痛,文气畅达,极尽飞扬之势,深得建安文学悲慨之风。
这可是才高八斗的曹子建写的诔文啊!李白等人当场寻来纸笔将之抄录下来,赞赏万分。
施耐庵同样精神一振:“好啊!我笔下人物也得了仙才曹子建的一篇诔文,试问话本杂说中人物,哪个有此殊荣?”
他兴奋极了,得到后世的肯定固然令人高兴,但到底隔了缥缈一层,可曹子建是什么人物?他的诗文施耐庵可是从头读过!谁不为这样一位建安才子心折?如今这才子给他的林冲作诔文,施耐庵简直要大笑三声。
三国。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