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不少品阶低的官员设身处地,觉得若是自己易地而处,可能也会作出与林冲同样的选择。
但也有些生性刚烈的人觉得憋屈:“位高权重就能随便欺负人了吗?地位低下就要任人欺负了吗?刘皇叔还有怒鞭督邮、挂印而去的时候呢!”
他说的,便是最近流行的三国戏了。
【或许那时的林冲会想起另一位教头王进。高俅未发迹时,曾被王进的父亲打伤,后来高俅一朝得势升为太尉,便借故欲置王进于死地,王进无奈,带着老母亲一起逃离东京。如果他得罪高衙内,顺便被高太尉记恨上,是否自己平静的小家庭也会破裂?】
众人不妨还有这么一段故事,皇宫中的赵匡胤眉间更是挤出了一个深深的“川”字。斗鸡走狗踢蹴鞠,公报私仇陷下属,教子无方助行凶,赵佶这混账是选了个什么好太尉?
“此贼,当诛!”
宋太祖怒气冲冲,各人各自议论——
“高俅原来早有恶行,怪不得林冲不敢轻举妄动。”王维轻叹。
“只是忍这一时,林冲一家仍是难保平静。”苏轼惋惜摇头。
“那时的林冲也并不能未卜先知吧!”苏辙唏嘘一声,不期然便想起父亲《六国论》中“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的句子。
贼心一起,贪欲无尽,岂会因为对方一时之退让,便善罢甘休?
恍惚间,苏辙的思绪似乎转过千百回。
【其实小说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对比,就是鲁智深。鲁智深为救孤弱妇女,三拳打死镇关西,开始逃离生涯,几番辗转之后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