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没怎么发言,临近最后才对李谕说:“听闻先生一席话,终于感觉我中国并非无人,科学一途也并未在智力上输于西洋,这是我今天最大之收获。”
史量才现在年龄还不大,只有22岁,几年前就考上了秀才,然后去了杭州蚕学院学习,也就是今天的浙江理工大学。
他是真正心怀实业报国、教育报国心思的,后来也是他从外国人手里收购回了《申报》,并让其真正发扬光大,最终成了全国最大的报纸。情深深雨濛濛里何书桓就是《申报》记者,到那时候,申报记者的身份已经是非常不得了了。
关键史量才这人不卑不亢,不惧权威,报道非常公正。后来面对蒋校长“我有一百万军队”的威胁,甚至回了句“我有一百万读者”。
但很可惜,他最终还是被蒋校长手下的特务暗杀。
史量才准备向李谕正式约稿:“我们《申报》现在关于科学方面的文章很少,先生是否可以为我们写篇稿件?”
大家都是中国人,李谕立刻欣然接受:“当然可以,内容有什么要求?”
史量才不好意思道:“实话说,我对先生刚才说到的科学名家与成就均知晓甚少,甚至您的文章我也没有看懂,所以才一直没敢随意提问。您就看着写,只要是关于科学方面就可以。”
“好的,我明白了。”
沙龙结束后,李谕告诉了史量才自己的地址,就是刚租下的新房子,史量才仔细记下,答应第二天来造访。
这下可好,不仅欠了英国皇家学会的稿件,现在又欠上了《申报》。
瑞士伯尔尼专利局。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