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好听点就是大搞党争,排除异己。
他以为我不知道他心里的小九九。
那些拥护他的官员,可是从未被弹劾过。
拥护老七老八的官员,可没少被他的人弹劾。
都察院的官员,几乎有一半被他收买了。
唯一没被收买的张仲景,和他的几个徒子徒孙外,差不多都快成光杆司令了。
真是气死我了。
虽然我不喜欢张仲景那老东西,但没有这家伙坐镇的监察院,已不再是天子耳目,反而成了老四用来打压政敌的利器。
老四一声令下,那帮言官们,就跟饿了十天半月的野狼看到肉骨头般,到处冲锋陷阵,完全不给人家留活路。
不是没有敲打过老四。
但这竖子,仍然不懂收敛,连妇人手段都整到了朝堂之上。
忍无可忍的我,只好借不孝之名收拾他。
我让礼部给事中亲拟圣旨。
「郡王永祥,彼于嫡母、生母并恙之际,非但不亟入宫闱,侍奉汤药,以尽人子之责,反沉溺于侍妾之欢,纵情声色,置亲恩于不顾,其行径之悖逆,实乃天理所不容,人伦之大失也。」
礼部给事中拟出的罪名,倒是没冤枉他。
封建时代,想要毁一个人,只需「孝道」二字。
「故,特削其郡王爵号,贬为庶人,以示惩戒。并令宗人府严加看管,圈禁高墙之内,使其反思己过,以儆效尤。此举非但彰显皇家法度之严明,亦期冀天下之人,皆能以此为鉴,恪守孝道,共筑伦常之基。
「夫为人子者,当以孝为先,上承父母之恩,下启子孙之德。永祥之过,实乃自毁长城,令人痛惜。愿其能迷途知返,洗心革面,重归正道,以赎前愆。而吾辈观之,亦当引以为戒,勉力修行,以孝悌忠信为本,共筑和谐社会之基石也。」
老四让人弹劾老七夫妇对赵嫔不孝,那我就让他感受一下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滋味。
只知道磋磨儿媳妇的赵嫔,我也没有放过。
又让礼部给事中拟旨,申饬赵嫔。
「身为婆母,大摆威严,媳虽拘于礼教,不得不侍奉,然非其所生养,以婚姻而结一家,当善遇之,非可恣意施威。母也,不使子侍,而独苛责于媳,以孝之名,迫其日侍于榻侧,反纵子逸乐,厚此薄彼,殊非长辈之道,大伤媳心,且滋子骄奢,离间夫妇之情,无德无行,枉为人母,岂可尊为长辈乎?」
我看了大为满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