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
裴芸记得,上一世赵氏也因着什么,赠了她这只荷包。
赵氏出身蜀地,娘家虽是巴蜀大族,但比之京城柳家还差上一大截,柳家选了赵氏给柳三郎续弦,当时还有人颇为不解。
书墨将那荷包呈给她看,裴芸瞥了眼,赵氏手艺极好,那刺绣可谓精美绝伦,她愈发疑惑,如此懂得感恩之人,怎会……
裴芸素来不爱戴荷包,且先前让淑妃那事给弄怕了,也不敢伸手去碰,吩咐书墨寻个地方,收起来便好。
相较于上一世,这一世裴芸养胎的日子过得格外平静安宁。
八月中旬,诚王妃生了,高贵妃和太后本还担忧程思沅娇娇弱弱的,生产时恐是费力,不想她发动后,咕噜噜喝下两大碗参粥,就顺利诞下一儿一女,龙凤呈祥。
分明是女儿出生在前,可诚王硬是让后出生的儿子做兄长,说往后让五皇孙来保护二郡主。
程思沅抱着显然长得更结实的女儿,忍不住笑,说往后还不知是谁保护谁呢。
这些事都是李姝棠讲给裴芸听的,她笄礼在即,就在九月,可裴芸身子不便,不能前去,她觉着遗憾,便常往裴芸这厢跑。
裴芸虽不能去,但特意准备了一支金累丝镶红宝石镂空双鸾鸟牡丹簪送给她。
不同于前世的草草了事,这回,李姝棠的笄礼之上,替她挽发的是高贵妃,太后则亲自给她授以钗冠。
翌日早,李姝棠画着淡妆,迫不及待着一身好看的红衫罗裙来了琳琅殿,发髻上的正是她所赠的簪子,也不知是不是行了笄礼的缘故,裴芸总觉得李姝棠似一夜之间褪了稚气,举手投足透出几分公主的尊贵与高雅。
她入宫时也才五六岁的小姑娘,长大了。
裴芸莫名其妙生出些许惆怅,将来她莫不是也要这般看着她的女儿长大成人,嫁作人妇。
这个念头闪现时,裴芸自己都觉着好笑,都还未生呢,她就已经想的这般长远了吗。
九月末,孟昭仪被诊出了喜脉。
时隔十六年,庆贞帝的后宫再有妃嫔怀上子嗣。
庆贞帝大喜之下,当即封孟昭仪为孟嫔,赏赐了她所住仪元殿的所有宫人。
然是夜,太子却因顶撞庆贞帝被命在御书房外罚跪了整整一个时辰。
裴芸本还奇怪,太子今日怎还不来她殿中用晚膳,就见盛喜匆匆跑进来,禀告此事。
李谨和李谌还坐在殿内,李谨快十岁了,又早慧些,明白是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