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长寿的老人都是有福利的,像是前朝,就规定八十岁老人给予一人服侍,九十岁老人则给予两人,一百岁老人给予三人,除此之外还奖励老者可以当官,年龄大的妇女还可以被封为郡君、县君或者乡君。
而本朝虽然不给官也不封爵,但却会赏赐布匹、金银以及粮食,当地官员也会登门慰问,由此可见从古至今人们对这方面有多重视。
【好了,说了这么多让我们回归正题,也就是殷钊将皇位传给孝宗这件事,前面的很多原因也已经说过了,这里就不得不感叹几句时也命也。
天庆三十年三月,殷钊突发急症,连夜召了孝宗进宫,并将皇位传给对方后就薨逝了。
这里公认的其中一个说法是:天庆帝极可能就像我们刚才讨论的一样,看哪个儿子都很纠结觉得不合适,想再等一等,结果没想到身体明明还很硬朗的他居然会突发急症,眼看就要不好了,时间紧迫之下,也就只好选了虽然略显愚笨,但性情仁厚的长子。
一方面是孝宗居长,其他儿子又都没比他优秀太多,名正言顺更不容易造成朝野动荡;另一方面,相较于其他几个性情稍显暴戾,很可能在上位后清算兄弟的儿子,孝宗简直就是兄弟们的养老保险,没看搞巫术诅咒他被圈禁的弟弟都给放出来又封了赵王吗?这人还挺大度的嘞。】
大殿中的气氛一时冷凝,所有人纷纷僵硬,如今正是天庆二十四年八月,那这么说当今皇帝岂不是就只有差不多六年好活了?这是他们应该听的吗?
也有老臣琢磨,觉得应该再次上书劝陛下早立太子以安朝野,往日他们劝了陛下都没听,这次总应该听了吧?
皇帝听到这个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