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郁风却轻易认同了我的观点。
“他现在在哪里呢?”我很得意,居然无意识问出了一开始郁风问我的问题。
这时有服务生过来提醒我们,两点要打烊。我对郁风说,走,换个地方。cafe & wine 出来就有24小时便利店,我们走进便利店,里面暖气开得很足,店员正在柜台后打盹。
我要了两杯银耳炖雪梨,两只烤红薯,我们坐在角落的白色塑料小桌接着聊。
我抛弃刚才的问题,换了一个问:“你说前阵子见过他?在哪里?”
“就在成都。”
“噢,他来成都做什么?”
郁风喝多了酒容易感到口渴,他一口喝光了银耳炖雪梨里所有的液体,那些昏浊、黏稠和泛黄一股脑灌进他胃里。
他对我的问题表现出轻微烦躁,许久不做答。
24小时便利店用的顶灯亮白晃眼,我猜色温得超过6000开,更适合严肃专注的工作,不适合我们的闲谈。我的朋友在这种灯光下颇像一尊石膏雕塑,因为他脸蛋白皙、干燥,眼睛因醉酒而空洞。郁风不是一个笨嘴拙舌的人,他总条分缕析、就事论事,从不把“自我”作为叙事的主体,他会为了修建学校与人据理力争,也会把柑橘的种植技术讲得头头是道,但他很少用到这种表述:“我觉得、我喜欢、我认为、我反对、我想要……”。
我把我此刻对他沉默的不满直接告诉他,然后说:“许远和你不一样,他哪怕不得不照做,也必须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他好像性格蛮强的,脾气也不小。这样好,活着不憋屈,把话说出去就像把包袱丢出去,心里轻省些。”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