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瞬间大家恍然大悟,“有道理有道理。”
“咳咳”太子咳嗽了两声:“咱们的附属国那边该有的东西可不少,虽然大清地大物博,但能省一点是一点,那地给了咱们,咱们不用也浪费。”
康熙明白那会太子为什么要东夷和朝鲜的地了。
“确实”康熙板着一张脸:“大清发展的更好,他们也会哼好,这是两全其美的事,他们肯定也乐意。”
父子俩说着冠冕堂皇的话,后面的大臣都没眼看,不过这一点他们也认同,自然是先把别的国家的煤矿用了再说,大清东西再多也架不住人多。
第185章 贵妃危
平日里官员多有摩擦,这其中又分为汉人和满人摩擦,官场上唇枪舌战都算好的,就怕背地里捅刀无声无息的。
但现在,大家都一起附和着要全力修剪铁路,全力发展蒸汽机,好像一点看不出矛盾。
康熙难得的感慨半天,难道只有在大清发展和对外的大事上,这些臣子们才能和睦共处吗?
平日里的乌鸡斗眼简直难为死他了。
接下来康熙又问了许多戴梓和莱布尼茨许多事情,毕竟这事物他之前都没有想过,但是没想到有一天也能做出来,自然是好奇无比。
说来康熙算是大清的皇帝里面思想最为开放的了,虽然心眼也小,但遇事也还是能忍一忍的。
相比于心眼更小行事狠辣的雍正和好大喜功盲目自信的乾隆来看,康熙帝简直是一股清流。
他虽然没有开沿海,但是他对于外国的数学天文地理知识等接受度很高,他的老师南怀仁也是外国人教了他很多年。
更别提京城还有别的外国人在宫中当值,而且外面的人来大清做传教士也没有见他有阻止。
最关键的是他不是那种愚笨之人,戴梓和莱布尼茨用简单的语言概括一下,康熙差不多就能明白很多。
虽然上手做不了,但原理他懂了。
“此物也可在轮船上用?”康熙忍住激动的问。
福州那边造的船很多,但有些大船在海上,如果不是风大,可能要很久才能到达目的地。
如果这东西用在轮船上,以后就不用借助风力了。
“是的”莱布尼茨犹豫了一下说:“我所在的国家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也是有的,但是他们目前是专注于纺织机的改造。”
莱布尼茨点醒了康熙,他想到了之前江南那边的纺织机改造,心情一上一下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