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日报又再次发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没有用激进的话抨击孔家和儒家,而是细数了从春秋战国时期到如今的发展,儒家辉煌过也落寞过,直到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开始,儒家正式进入了统治时期。
到唐朝的科举开始后,儒家的地位更甚一层,哪一个读书人不要学四书五经,不要尊崇孔孟。
宋朝时期的儒家发展达到了巅峰,儒家融入了一些别的学硕让其的发展更广。
只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儒生开始慢慢的变了,不是变坏了,而且变窄了,变得好像更不通人意了,也变得更固执了。
思想的发展应该是越来越多越来越广,而不是被禁锢在一个屋子里,死活不出去。
想一想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齐放,再想一想如今的单一思想带来的危害。
大清不再需要禁锢的思想,大清造船练海军,冒着危险出海是为了大清的更进一步的发展,而不是因为所谓“天朝上国”。
如果大家真的有骨气,应该像当年百家齐放那样出来想办法为儒家找到新的生路,而不是在原地自杀,那是懦夫,从来都不是英雄。
此篇报纸一出,又有无数的儒生抱着报纸哭,“士为知己者死,士为知己者死!”
他们儒家也不是别人口中的迂腐窝囊,君不见当年孔子周游七国从没放弃过,君不知董仲舒的“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传了多少年,他们儒家只是在今天走了一点弯路,很快,很快就能重见天日了!
“他们怎么一会要死一会要活的?”胤祧站在城门上,和几个哥哥一起往下看,下面是一群学生抱着报纸在发疯。
一会哭一会笑的。
“那是因为他们信仰和价值观发生了改变”太子说。
“信仰是什么呢?”胤祧抬头看着他哥,太阳太刺眼了,导致他一直皱眉。
“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