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如今,日光与长安,都在他的脚下。
\n桓元开怀长笑:“有这样的功劳在,谁又能再用北府军的战功,来抹杀我的成就?”
\n太昌九年的新年就这样到来了。
\n长安内外,桓元的手下正在尽情地盘剥劫掠,享受胜利带来的喜悦。
\n而桓元则在接受着他父亲未能得到的三秦豪族的恭维,内心颇有些飘飘然。
\n建康城中,收复长安的消息,已然沿着丹水与大江,传进了台城之内。
\n无数世家正在度过一个难言的元旦,在为长安喜讯高兴的同时,他们忍不住去猜度这件事对于朝堂的影响。
\n郗归虽不太听劝,可到底处事公道,不会乱来,那桓元可是个疯子,若是他往后胜过了北府军,那他们岂不是得在这疯子手下活命?
\n一时间,这些人竟比郗归还盼着北府军快快收复洛阳,好杀一杀桓元的风头。
\n对于这种种心思,谢瑾心知肚明,可却并未理会。
\n陈郡谢氏正在举办家宴,他作为家主,平静而温和地接受了族中的祝贺,一个个过问了家中子弟的学问,问候了长辈与老人,又对来年提出期许。
\n自从接任家主一职以来,他已经这样度过了许多年。
\n今年有这样好的消息在,他本该感到开心,可却实在提不起精神来。
\n阿回不在,少度不在,嘉宾不在,他纵是有一肚子的话,也不知该向谁说。
\n好在时局一切都好。
\n一个人的失意与怅然,在这样上升的时局面前,实在是不值一提。
\n于是他饮尽了杯中的美酒,再次投入堂上的觥筹交错中去。
\n灵魂却好似高高飘起,不悲不喜地注视着这无聊的一切。
\n郗归并未在建康过年。
\n她于昨日到了京口,于城郊的空地上大宴京口军民,共同为这一年来北伐的捷报和北府军麾下各地的政绩而庆贺。
\n元日,她祭拜了高平郗氏的列祖列宗,还有北府军无数的阵亡将士。
\n她郑重承诺:“英灵在上,北伐已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所有人的努力不曾白费。我们将前赴后继,共同完成那收复二京、驱逐胡虏、肃静华夏的殷切愿望。”
\n郗如不在,伴姊今日一直陪着郗归。
\n对于西路北府军的进度,她仍是有些不解:“女郎,桓元如今已经动手,我们是不是可以用火药加紧攻城?”
\n对于伴姊而言,火药攻城,显然是更有效率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