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掌管着徐州府学,更是深受郗归信赖的心腹,因此侧过身去,好奇地请教道:“老师,依您所见,刘将军之后,会是谁接替他的职位呢?”
\n顾信微笑着摇了摇头。
\n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将士们拿命去拼战功,自然不会轻易对着同僚低头。
\n若要掌管北府军,非得要战功、资历、品行、性情等均能服众才行。
\n这样高的要求,使得刘坚死后,北府军中,再无一个可以令所有将士都服气的人选。
\n谢墨虽战功赫赫,可却出身世家,又是谢家人。
\n他的高傲性情与谢万当年寿春之败的事实一道作用,使得其与北府军大多数底层出身的将士之间,难免存在隔阂,且是短时间内很难消除的隔阂。
\n而无论是郗途、李虎还是何冲,其战功都不算彪炳,未必能够服众。
\n此次大战之中反正有功的将领朱庠倒是资望够深,也有不少战功,可却本系桓氏麾下大将,且有一段战败投敌的往事在,不可能贸然成为北府军的主帅。
\n诸多人选之中,只有郗途或许能够凭借高平郗氏子弟的身份,弥补战功的不足,可以门第出身定官爵,终究并非郗归重建北府军的本意。
\n在如今的北府,郗途这样的出身,要想成为主帅,反倒需要比其他人更多的军勋,否则难免不能令诸将士打心眼里膺服,还可能会造成某些郗归不想看到的影响。
\n如此种种,竟使得刘坚去后,北府军中一时半会地,竟找不出一个真正能够接替他的人选。
\n朱肖诚心向顾信请教,可其实顾信自己也说不准,这个大将军的职位,究竟会落到谁的头上。
\n他唯一能够确定的,是这个职位的任命,必然不会偏离“大将军”这三字的本质。
\n于是朱肖就听到顾信这般答道:“疆场之事,自然该以战功论先后。谁有本领,便能更进一步,不是吗?”
\n“您的意思是,还会接着打仗吗?”朱肖迟疑着问道。
\n在他看来,大战之后,江左已然获得了一段可以预见的并不会短的安稳期,大可以趁着这机会收服境内蠢蠢欲动的世家,与上游颇具威胁的谯郡桓氏,又为何要主动掀起新的战争呢?
\n在内部尚未完全安定的情况下北伐,真的不会重蹈符石的覆辙吗?
\n顾信看出了朱肖的迟疑,他爽朗地笑道:“世家于武略一道颓废多年,眼下时局,早已不是江左立国之初那副‘士族专兵’的模样。若说朝堂之上,或许还要受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