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翠花感慨。
苟子娘也觉得时代发展太快了,就这十年时间,互联网来了,房地产来了,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了。
新姚市开发了四五个景点,有山有水有古墓,新建的博物馆也不错,对本地市民免费。
“机场建成了,来新姚做生意的人比一千多,还有人坐飞机来进货。”
“可不咋地,”张翠花说道,“我还听说有不少人来咱新姚租房子,做网店呢。”
苟子娘不解,“租房做网店?那能赚钱吗?”
“能赚,咱新姚的批发市场款式多,从工厂拿货更便宜,就有不少身材好的女生,来咱这边拿货,拍照发到网上去,再赚个差价。”
“这不跟从前倒卖物资差不多?”
张翠花大笑:“她们赚的就是差价,我侄子在工商部门,听说很多女孩子注册品牌做网店,还有专门的设计师,你没发现,咱新姚多了不少年轻人?”
苟子娘观察来往的人群,确实有不少人不像本地长相。
苟子娘在甄臻的帮助下,买了一套房子,还存了不少钱。
她那大儿子离开亲娘,生意越做越差,还想着来跟苟子娘修复关系。
甄臻琢磨:“不会是为了这套房子来的吧?”
“可不咋地,人家做羊毛衫能赚钱,他就赚不到,他爹更不是东西,被他后头的老婆骗光了钱,连1块钱的烟钱都拿不出来,就指望从我这拿钱了。”
苟子娘大儿子想让孩子来县城读书,他把孟家得罪了,找不到关系,只能把孩子户口挂在县城的房子上。
他自己买不起房子,就打起苟子娘房子的主意。
“他想的美,”苟子娘呸了一声,“狼心狗肺的东西,我就当白养他了!不指望他给我养老,但他要是打算从我这得到点什么,那他可就打错算盘了,老娘一分钱都不会留给他!”
“你打算留给苟子?”甄臻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