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家她没吃明白的过桥米线,便趁着这股风波,被推到了风头浪尖上。
《试试网红博主没吃明白的多年老店!》
《盘点一些从小吃到大,味道越来越差的老店!》
《XXX,你到底要坑游客到什么时候!》
《就是这家米线难吃到让百万粉美食博主只在昆明呆了一天就跑》
类似的短视频内容开始在各大平台发酵,看样子跟禾嫒尺一样没吃明白的游客确实不少,有意见的本地客人似乎也真的很多。
因此,这些带上#小迟没吃饱排雷标签(对,她有专门的标签)的内容,迅速获得讨论。
让那家老店的老板确实是变得头大起来。
怎么办?
第267章
怎么办?
禾嫒尺发现自己在点评上发表的内容被其他同行做成视频蹭热度,并把事情夸大了说时,大概慌了十分钟左右。
好在跟绵绵大王沟通过后,发现对方也曾在最红的时候经历过类似事件,她便冷静下来,甚至还会抽空关注事件后续发展。
她还挺好奇那家老字号会怎么做,说不定还能从中学些新东西。
结果根本没学到。
一般老板在经营过程中碰见这种情况,要么选择积极面对,要么当鸵鸟。
禾嫒尺去的那家老店选择的是后者,不多回应,直接假装无事发生。
估计老板想的是网络热点持续不了几天,只要没人讨论,就很快会被人忘记。届时以前怎么赚的,未来还能怎么赚。
不吱声确实不容易因为回应不好产生更多问题,缺点就是市场容易在其沉默期间被同行瓜分。
很快,发布跟风切片内容的美食博主们,后续便会补上一些新的探店集锦。
《跟本地人吃遍昆明不踩雷》
《你还在吃XXX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