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和现在常见的全封闭索道不一样,只有一把椅子,和一个小小的防护栏,坐在上面吓人得很。
刚从山上下来,几个人便到处寻找卫生间,恰好走到山脚下的一家便利店里。
在这里发生的一件事,让禾嫒尺忽然意识到,自己所在的泸沽湖边上,生存着真正的母系社会氏族。
第266章
泸沽湖里住的摩梭人,是纳西族的一支。
不久之前摩梭人还维持着母系社会氏族的走婚生活习惯,哪怕是现在,摩梭人依旧以女性为尊,家中拥有最大话语权的人是祖母,泸沽湖是最后的女儿国。
这些话,禾嫒尺在进入泸沽湖后,几乎每天都能听到。
民宿里、餐厅里、各处石碑、都有关于当地文化的详细介绍。
禾嫒尺听进去,似乎明白了,却又未能切身处地了解。作为一名外来游客,她不参与当地人真正的生活,也并未能看出来母系社会氏族到底有什么不同。
她大约知道,这里的人在户籍系统引入之前是不结婚的,实行走婚制度。
相爱的情侣不会生活在一个家庭,等大家都到了适合走婚的年龄后,看对了眼,到晚上时,男方就得走到女方家里,然后悄悄爬入她的房中过夜。
到第二天清晨,又会从家里离开,回到自己的家。
孩子出生之后,只知道自己的母亲、祖母、姨姨、舅舅、却因为不跟父亲生活在一起,会对父亲的观念较为模糊,甚至没有。
每一位父亲,都会成为自己家中姐妹孩子的舅舅,以长辈的身份带大姐妹的小孩。
走婚,显然和现今大多数人心目中的婚姻形式完全不同,第一次接触这个说法的人,会比较容易产生不解。
有些不太明白走婚底层逻辑的人,会觉得这是大家不必对家庭负责的结合方式。
有些人还会容易往歪处想。
禾嫒尺在泸沽湖这些天,大概捋了一下其中的底层逻辑,发现走婚制度、以及以祖母为尊的原因,大概是因为摩梭人维系家庭的根本是‘血缘’。
摩梭人极其注重血缘,珍视家人,不结婚,只走婚,就没有人需要离开家庭,也就没有‘嫁’的概念。
不管是女性还是男性,都永远可以活在生养自己的家庭里,没有养大了以后会离家变成别家家人的说法,所以也不会有所谓的‘赔钱货’。
孩子是从母亲肚子里生出来的,也不会有血脉混淆的说法。
所有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