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n处在那个位置,许是三皇子麾下的麒麟卫,想要封他的口,恐怕不是易事。桑驰眉宇紧蹙,罢了,等忙过这一阵,为父便将沈既白叫到侯府,商议你二人的婚期。
\n听到这话,桑宁悬在半空中的心终于落到实处。
\n她松开皱皱巴巴的衣角,那块布料已经被汗水浸湿,可见她紧张到了何种程度。
\n多谢父亲。
\n看着怯生生的小姑娘,桑驰目光越发柔和,宁儿从小到大吃了太多苦,性子也被那户人家养得过分怯懦,如今有勇气提出自己的想法,已经算是不小的进步。
\n都是一家人,谢什么?桑驰揉了揉桑宁的脑袋。
\n桑怡起身给桑驰斟茶,问:父亲,先前那件案子,您还没查出头绪么?
\n桑驰摇头。
\n我几次派人前往有妇孺失踪的百姓家中询问,那些百姓一问三不知,问急了甚至还哭天抢地,这条路怕是行不通了。
\n桑宁眨眨眼,觉得不太对,本朝百姓虽有息事避讼的习俗,但失踪妇孺乃是他们骨血相连的至亲,并非寻常户婚田土类的细故,而是涉及人命奸盗的重情,就算百姓畏惧官府中人,态度也不该回避至此。
\n除非有其他隐情。
\n父亲,失踪的妇孺共有多少?桑宁忍不住问。
\n桑驰也没有隐瞒案情,毕竟此事在京中闹得沸沸扬扬,若不是大军击退匈奴是难得的喜事,只怕圣上早就问罪于他了。
\n共有十八名妇人,七名稚童。
\n您派录事去了几家查问?
\n二十五家都走了个遍,无一例外。
\n这倒是奇了怪了,二十五家仿佛提前商议过,都没有正面回答官府的询问,究竟是不想找到那些失踪的妇孺,还是另有隐情?桑宁瞥了眼桌案上的簿记,上面记录了所有失踪人士姓甚名谁和生辰八字,内容颇为详实。
\n桑驰没想到桑宁竟一眼瞧出了其中关键,不愧是他的女儿。
\n你怎么想?
\n桑宁指着簿记,问:女儿能先看看簿记吗?
\n桑驰自然不会阻止。
\n桑宁简单将簿记翻了一遍,她记性不错,大致浏览过内容,便将案情关键在脑海中梳理分明。
\n虽然失踪者的家人不配合官府查问,但录事前往调查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