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成。
这件事必须办得有技巧,才不至于弄巧成拙。
既然左沐不喜欢欠人情,不接受黎晔主动,那就换个方式,等左沐自己找上门来。
黎晔和律师讲明了利害,让对方绕过左沐去和俱乐部谈解约,必要时采取手段施压,确保一个月内左沐恢复自由身。
对于专业律师而言,处理这种解约纠纷驾轻就熟。黎晔与律师保持着联系,一直隐身幕后了解进展。
至于左沐,自从那天离开他家,黎晔便再没有与他联系过。
大约一周后,黎晔接到律师的电话,说是俱乐部和左沐在合约期间各有违约,俱乐部此前试图将左沐的合约转卖给其他俱乐部,属于过失更大的一方,他们能够主张的违约金至多不过六位数,其中包括一笔十几万的签约费。
考虑到左沐的实际偿还能力,律师会代表左沐主张分期退还。
这本来已是最佳解决方案,然而黎晔在听后思索片刻,向律师提出一个奇怪的要求。
——不逼迫俱乐部在违约金上让步,不签署分期偿还协议,违约金全由黎晔支付,律师负责搞定俱乐部,不留后患。
律师不免感到诧异,他接待的客户无数,少有这样甘愿多花钱的主。但律师恪守本分,并未多问。
就在这次通话的三天后,黎晔的微信跳出一条验证信息。
左沐请求加他为好友。
黎晔读了消息,还点开左沐的微信头像看了看,又把手机收了起来。
他没有确认添加。
隔天傍晚,黎晔的手机接到一通陌生来电。此前他已经通过律师得知左沐的一些个人信息,这个号码对他而言也有些印象。
他握着手机,从书桌起身踱步到窗边,看着那个号码在屏幕上反复闪烁,直至最终挂断。
大约一小时后,同样的号码又一次打来,黎晔仍然没有接听。
他当然能猜到左沐联系自己的缘由,但他不打算与他在微信或电话上对话。
他要等他出现,与他面对面交锋。
尽管这个化被动为主动的方法并不高明,但应该足够让左沐印象深刻。
黎晔以前从未利用过自身的优势,比如人脉,或是财力,去试图引起谁的注意。
他觉得这种做法太幼稚,也没人值得他这样做。
唯独左沐办到了。
那个陌生号码果真没再打来。
现在黎晔的手机里有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