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知师莫若徒,姜珂还真就猜对了。
时光如白驹过隙,荀子愈发老迈,即使有最优秀的医者和最好药效的药材为他调理身体,也会经常提不上精力。荀子于五年前退休,逐渐连私塾也不开了,夏赏花冬观雪,或是饮茶读书,讲经论道,还有几个“兄妹情深”的好孝顺徒弟,退休生活过得无比惬意。
十八岁的扶苏,正是一生中最精力充沛的年纪,他继承自己老父亲的勤奋基因,在军营时就每天起得最早,睡得最晚,卷王到底,如今回到咸阳,更是如此。
扶苏的忠孝可是经过史书严格验证,对待先生亦然,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每日行礼问安,不敢有丝毫怠慢。
荀子:其实倒也不必这么勤劳。
于是荀子告诉扶苏自己已经没什么可以教导他的了,你去找我的弟子姜珂学习吧,她是整个咸阳最博学的人。
他虽早年四处游学,但中年之后便只长居过临淄,邯郸,兰陵和咸阳这四个城市,那时候中原的疆土并没有现在这样广阔。
其实荀子也是有遗憾的,他没见过大漠风光,也没去过百越丛林,自己已经年迈,身体状况不允许他长途颠簸。
但又很快释怀了,因为自己的下一代可以,他们正是好年华,他们意气风发,会为了黔首的幸福而砥砺前行。
于是扶苏就按照荀子的暗示来找姜珂了,并发生刚才那通对话。
姜珂在思考……
俩人大眼瞪小眼,面面相觑,扶苏在期待,丞相究竟会教导自己什么?
姜珂也在思考自己具体教导扶苏什么内容,脑海中快速闪过曾经去听姬萍上课时的情形和自己上学的经历,结果一无所获。
她总不能说:来,扶苏,今天我给你讲个自由落体运动吧?
最终决定……
“扶苏,我明日带你出城微服私访吧。”
“微服私访,这是什么课程?”扶苏有些疑惑,他之前从未听过这个词。
姜珂回道:“就是我们改换便衣装作平民,隐蔽身份去探查民情。”
闻言,扶苏对此十分感兴趣,甚至还很盼望明日的到来。
第二日一大早,扶苏便按照以往给荀子先生请安的时间来找姜珂,姜珂强忍住自己打哈欠的冲动,她瞥了一眼扶苏,没穿锦袍、未带玉珏,棉麻样式的衣裳上连个暗纹都没有,应该是提前做了不少功课。
将咸阳留给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