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儿,‘推荐教师意见’。”
略加思忖,方思慎提笔开始书写。
梁若谷侧头辨认,只觉那笔字写在纸上比黑板上更见硬朗:“梁若谷同学在校内国学选修课上表现优异,拥有超出同龄人的基础知识,兼具热情和悟性,能够独立思考,善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具备在此领域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的潜力。”
每一句都在夸奖,每一句都适可而止。
梁若谷有些遗憾。凭自己在这门课上的表现,远把其他同学比了下去,老师的赞扬大可不必如此吝啬。不过看到署名处“方思慎”三个字,流利潇洒,别具一格,嘴角不禁露出一丝笑容。原本打算请国文组最和蔼的老师帮忙写评语,连草稿都事先拟好了。多亏洪金土催着挖坟,居然别有收获。
方思慎想起国一高附近马路两边鳞次栉比的培训学校广告牌,好意提醒:“其实对国学有兴趣,倒不在于上什么‘班’。你们现在的年纪,正是打基础的时候,多看些原始文献,提高古文水平,开阔眼界最要紧。”
“是,我爸爸也这么说过。”
“哦?不知道你父亲是业余爱好还是以此为职业?”
“他做过古典文献研究员,不过……两年前生病去世了。”
“啊,抱歉。”
“家里有他留下的很多书。小时候他总给我念,现在……我就没事自己瞎翻翻。”
方思慎恻隐之心大动,想一想,道:“这样好不好,我给你写个参考书单,你看看有没有用?”
梁若谷深鞠一躬:“谢谢老师!”
方思慎一边写,一边说:“这些书,我给它们排了阅读顺序,建议你也参考这个顺序看。版本也写在后头,以你现在的水平,借助工具书肯定看得了。家里没有的话,就上图书馆找找,都不生僻,应该找得到。”
最后写下自己的手机号和电子邮箱:“有问题可以联系我,只要收到了,就会给你回复的。”
梁若谷呆站着不说话。方思慎将书单递过去,他下意识地接住。
“你说的培训班是什么机构办的?正不正规?”
梁若谷回过神来:“是学校组织报名,肯定正规的。”
方思慎微笑:“那就好。”
梁若谷望着他,犹豫一番,终于还是补充道:“我听说,这个兴趣班,只针对各重点中学成绩好的高二文科生,属于大学自主招生的一部分。”
方思慎也听说过大学抢生源的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