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户白莲教的影子,而且还给饥民发放了几日份的大米。
徐州有首领赵古元,毫州有李大荣,睢州有杨思敬等等,裹挟饥民成千上万,齐齐扑向运河沿岸各水次仓。
让总督河漕的李三才手忙脚乱,急忙又上疏朝廷求援。
一时间黄淮狼烟四起,大运河交通在这里断了,漕船到了扬州就不敢继续北上。
此外应该随着夏税时间往京师起运的,还有扬州的一百万两盐税银、江南的一百二十万两金花银、苏杭织造局和江南通信行司的二十万两分红银、苏州济农仓的十万两报效银。
合计二百五十万两白银,全部宣布因为道途匪患暂时停运。
灾区的凤阳卫官军经过长年累月演变已经成了漕军,根本不能打。
面对这种严峻形势,兵部尚书魏允贞急忙从附近的河南、山东卫所调集官军,就地任命李三才总督各路兵马,围剿黄淮地区的叛乱。
然而一直打到九月,还是没能平定叛乱,甚至还有万余叛军逼近了黄淮江北核心大城淮安府。
总督平乱军务的李三才本来还想着采用招抚策略,结果遭到言官弹劾,被骂成“无能媚贼”。
坐在文渊阁阁里的沈首辅看着军报,人都麻了。再过一个半月,也就是十一月份时,运河北方段就要上冻了!
若河南山东这些内地卫所官军还是不行,就只能从宣大、山西、陕西这些不吃紧的方向,紧急抽调精锐边军去平乱。
可是就算现在从边镇调兵,也不可能在今年上冻之前解决问题,所以今年的运河交通算是废了。
只能期待的就是年内平乱,等明年开春化冻后立刻恢复南北交通。
不过精锐边军大爷虽然能打,但是太费银子,又是一笔不得不支出的开销。
正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坏消息往往会接二连三的出现。
沈首辅和魏大司马刚下定决心抽调边军时,辽东巡抚王之猷和辽东镇总兵官李如松上奏称,乐浪国境内同样出现灾民叛乱,甲山郡的几处铜矿也都出现矿工暴乱,故而暂时停产了。
这意思就是,今年该上缴给内库的价值十几万两白银的十万贯铜钱没了。
另一个情况就是,那应该从倭国运来的八十万两倭银迟迟不见上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