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有力地抗衡地方保护势力。
在当下这个时代,地方保护势力可盘根错节,无处不在,又影响深远。
比如,假设有一名外地商人,从工厂采购了一批优质铁锅,打算前往某个县售卖。
这名商人所售的铁锅,不仅质量上乘,价格相较当地的铁锅更是便宜许多。
然而,他这样做,却严重损害了当地铁匠以及本土商人的利益。
于是,这些人便会联合起来,狼狈为奸,凭借在本地的人脉与资源优势,想尽办法阻止外地商人踏入该县售卖铁锅。
他们或是煽动当地民众抵制外地商人,或是利用各种潜规则,给外地商人的经营设置重重障碍,再或者干脆进行人身威胁,不许其在当地售卖。
这绝非大明独有的个例。
在整个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几千年以来,类似的情况普遍存在。
如同毒瘤一般侵蚀着商业的健康发展。
面对这种状况,外地商人即便选择上告官府,往往也难以得到解决。
地方官府出于各种复杂的考量,往往只能采取和稀泥的方式,草草了事。
能保护好外地商人的人身安全,就算是尽职尽责了。
指望他们保护外地商人的商业利益,很多时候,都是行不通的。
久而久之,外地商人便再也不敢,也不愿踏入该县售卖铁锅。
当地百姓也因此错失了购买物美价廉商品的机会。
这种情况,甚至一直到后世现代社会,在某些领域中,都还依稀存在。
直到网络时代来临,网购普及,以及网络曝光等影响下,才真正走向衰落。
但倘若由朝廷出面成立百货公司,情况便截然不同。
朝廷的公司,当然不怕这些地方保护势力的刁难与阻挠!
虽然大明百货公司直属中央,可地方官府也不敢不保护百货公司。
那些人也不会蠢到公然与朝廷为敌。
他们既没有这样的胆量,也没有这样的本事。
他们只敢欺侮外地的商人,欺侮到朝廷的头上,那就是嫌命长了。
就算他们心中再不满,也只能打落牙往肚子里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