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义发布的命令,一旦出了问题,背黑锅的自然也是政务处。
虽然实际上,政务处不过是忠实地执行朱允熥的旨意,并没有多少自主决策的权力。
但底下的人,无论是那些官员,还是普通百姓,才不会去细究这些。
在他们的认知里,皇帝必定是英明神武的,要是出了什么差错,那肯定是政务处里奸臣当道,搞乱了朝纲。
就拿祭天祈雨这件事来说,朱允熥毫不含糊地让政务处把相关奏章都压下。
这一做法,自然让政务处的几名政务大臣成了某些自许清流忠臣的官员的“眼中钉”,被他们跳脚大骂。
为此,政务处的几名大臣没少在朱允熥面前苦口婆心地劝谏。
他们甚至出主意说,实在不行,陛下您好歹去做个样子啊。
哪怕到了天坛上,就只呆几分钟,然后,直接假装昏厥下来也好。
可朱允熥心意已决,就是不为所动。
不过,他倒是下了一道旨意,让大明科学院成立专门的气候研究机构,对气候展开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同时广泛收集各类数据,尝试着对未来的天气进行预测。
政务处的几名大臣虽然对成立气候研究机构一事并不反对,可在他们心里,还是非常希望朱允熥能够去祭天求雨。
毕竟在他们看来,这是顺应民心,遵循传统的大事。
儒家读书人“敬鬼神而远之”,但祭天祭祖这类事,他们还是很上心的。
所以,今日他们几人联袂前来,也难怪朱允熥要事先申明,不许再提祭天求雨之事,他实在是不想再为此事反复纠结。
姚广孝、杨士奇等人听闻朱允熥的话,相视会心一笑。
姚广孝向前一步,神色间难掩喜悦,恭敬道:“陛下,此番我等一同前来,确实是有一桩天大的喜事要向您禀报。”
说着,他伸手从宽大的袖子里掏出一张纸条,向朱允熥递了过来:“这是今日刚刚收到的飞鸽传书,远征暹罗、蒲甘的大军,已然取得了大胜!”
“暹罗与我大明签订了盟约,他们不仅打算全力向大明出口粮食,还有大量的胡椒和苏木。”
“还同意使用大明宝钞作为双方贸易的结算货币。”
姚广孝眼中闪烁着光芒,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