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将扩大至五十万亩,再加上一些地区的第二季收成,总产量当可达两亿斤以上。
嬴政惊叹道:两亿斤!这是何等巨大的数字!如此多的粮食,足以养活多少人口?
恶夫回答:若按一人一年食粮三百斤计,当可养活六十余万人。再过两年,种植面积若能达到两百万亩,年产将超八亿斤,可养活近三百万人。
嬴政深感欣慰: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有了充足的粮食,我大秦的根基才能更加稳固。
他沉思片刻,又道:如今全国各地都在推行迁徙政策,我大秦人口正逐渐增多。若无足够粮食,必生大患。爱卿此举,实乃安邦之本!
陛下英明。恶夫躬身道,臣以为,粮食充足,百姓才能免于饥饿;百姓温饱,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这不仅关系到当前的稳定,更关乎我大秦千秋万代的基业。
嬴政深以为然:说得好!朕意已决,明年将全力支持稻种推广。所需钱粮、人力,尽管向朕开口。
恶夫谢过皇帝,又提出了一项建议:陛下,臣以为,除了扩大种植面积外,还应注重仓储建设。丰年多收之粮,应妥善储存,以备荒年之需。如此,方能真正做到国泰民安。
嬴政颔首赞同:爱卿所言极是。自古有仓廪实而知礼节之说,粮仓充实,百姓才能安居乐业。朕当下令各地修建更多粮仓,确保丰收之年的粮食能够妥善保存。
就这样,恶夫的稻种革新计划在嬴政的大力支持下,进入了更大规模的推广阶段。随着第二年五十万亩,第三年两百万亩的目标相继实现,大秦帝国的粮食产量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秦占四号的横空出世,不仅极大地增加了粮食产量,而且改变了北方地区的种植习惯,使得许多原本只能种植旱作物的地区也能种植水稻,进一步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与此同时,陶穰领导的农家继续对秦占五号进行优化选育。经过三年的努力,终于培育出了更加优良的品种——秦占六号。这种新稻不但亩产高达五百斤,而且生长期更短,抗病性更强,适应性更广,是秦占四号的全面升级版。
在恶夫的推动下,秦占六号很快也投入了生产。虽然起初只在小范围内种植,但其惊人的产量很快引起了农民们的极大兴趣。
转眼三年过去,恶夫的农业革新计划取得了辉煌成就。大秦帝国的粮食产量比革新前增长了近一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