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资料就行了,按上面的记录征税。”
“这样岂不简单?让你们少了麻烦?”
又半是抱怨半是威胁地道:
“说实话,以前你们统计的户口资料真差,至少有一半的户口被隐瞒。”
“皇上多次以此为例,说明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说是如果按照这个户口去赈灾,大明还不知道饿死多少人、有多少人揭竿而起呢!”
这番话说得户部几位高官脸色通红,知道户部的工作让皇帝不满意,所以才把户籍事务交给了卫尉寺。
但是他们对此也没办法,户部可没有足够的人手,把每一户的变迁、每个人的生老病死都统计进去。所以就只能按着原本的户口资料,在上面小修小改。
时至今日,谁敢相信大明官方统计的户口没有洪武年间多?他们如果再拿着以前的数据睁着眼说瞎话,估计皇帝会先撤了他们——
这两年,已经有很多官员因为在大造黄册时编造数字,被皇帝下令拿下了。
让他们如此倒霉的,就是眼前锦衣卫下属的统计司。
这个司虽然组建时间不长,却集中了锦衣卫甚至钦天监最擅长数算的一批人。
发现异常数字就会派人核实,很多官员的不法行为也因此被查出来。
户部作为受伤最大的机构,对锦衣卫可以说又恨又怕:
不是这帮人的监督,他们户部何至于如此繁忙?
制止了想要辩解的李长庚,毕自严道:
“像户口那样肯定不行,集会结社的事情不需要那么多人做。”
“皇上之所以把这件事交给户部,也是担心锦衣卫的威名太大,让人们不敢注册。”
“这样,社团注册的事情,就由户部负责。户部会把相关的社团资料,定期发给卫尉寺。”
“集会的事情和治安关联更大,就交给卫尉寺负责。但是你们也知道很多人分不清各个衙门的职责,如果有人向地方官府备案,地方户政机构会在批准后转告给卫尉寺。”
刘侨还要再说,郑士毅已放下茶杯说道:
“就按毕尚书说的办,咱们定下章程来:”
“集会事务以卫尉寺为主,结社事务以户部为主。”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