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江南这个他们起家的地方,不能放任《大同报》等报纸掌控舆论。
所以张溥就以准备乡试为名,把京城的《明报》托付给陈子龙,自己带着一批同样要参加乡试的秀才,返回江南办报。
《明报》要扩大在江南的销量,当然要多刊载本地新闻。江南版和全国版的区别,就在于多了这些。
这些新闻需要读书人来写,而且还需要专门的编辑选稿改稿。
张溥很是招揽了些人才,希望江南明报尽快走上正轨,不耽误自己准备乡试。
他还打算收几个弟子,在自己踏入仕途后,帮自己掌控《明报》。
这日,他在报社中为一篇文章写评论时,忽然发现一个编辑没来,唤来弟子吴伟业道:
“张峣怎么没来?”
“他是请假了吗?”
这是他很看好的一个人,打算将来收为弟子的。
吴伟业知道老师的想法,闻言叹着气道:
“张兄被吴世睿拘住了,不让他来这里。”
“弟子派人去问,吴世睿说让我们把前几日的文章撤稿,不许鼓动奴仆转为军民户。”
这是前几日发表的文章,张溥还专门作了评论。是给江南的佃户提建议,让他们转为军民户,为朝廷纳税服役。
如今听到吴世睿要自己把这篇文章撤稿,为人自负的张溥,心中顿时怒极——
他在京城之时,从未遇到这种事,就连皇帝也只是给他划定红线、不让他随意报道皇室事务和宫廷秘闻而已。
听到吴世睿竟敢干涉自己发表什么文章,张溥怒声说道:
“黄口孺子,竟敢干涉我办报!”
“就是皇上也没提过这种要求,他哪来的胆子?”
“还有,吴世睿凭什么拘住张峣,谁给他的权力?”
吴伟业和吴世睿都姓吴,还同是苏州太仓。但是他们两人,却没一点关系。
吴伟业的父亲只是一个教书先生,根本不能和吴家这样的大族攀上亲。
此时他颇是羞愧地说道:
“我们找过去才知道,张峣是吴世睿的家僮,父母都在吴家。”
“如今吴世睿要拘住他役使,我们也没办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