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会。
——
叔侄二人聊了一通,眼看临近中午,就去酒楼吃饭。
路上,钱武看着很多街口的牌坊正在被拆除,好奇道:
“叔叔,怎么这些牌坊都拆了?”
“立牌坊的家族,就没有人拦着吗?”
钱盛嘿嘿一笑,说道:
“拦着?怎么没人拦着?”
“还有人把官司打到御前呢!”
“不过皇上的办法也真多,说是牌坊挡路伤功德,所以牌坊主人不能进入乡贤祠,更别说被封神。”
“所以这些牌坊,只要挡路的都被他们主动拆除了。”
“一些有钱的人家,则按新的街道标准重建,保证不会挡路。”
京城的牌坊牌楼之多,是外地人无法想象的。它们形制不一,有碍道路通行。
也因为此,这次街巷改造,阻力最大的除了拆除临街违建外,最难的就是拆除牌坊和牌楼。
钱盛等被派去改造街巷的卫所官员,之前对此没少伤脑筋。因为每一个牌坊的背后,几乎都代表着一个官宦家族。
一些军官甚至因为强拆牌坊,被文官在朝堂上弹劾。
直到皇帝想了个好办法,把牌坊和封神挂钩,才让这件事顺利起来。
指着距离钟鼓楼不远、正在兴建的新建筑,钱盛道:
“看到了吗?那就是金台坊的坊神庙。”
“咱们金台坊的坊神可了不得,是皇上请了燕昭王派遣化身担任。”
“陪祀他的,是郭隗、乐毅、邹衍、剧辛这些大贤。”
“据说将来金台坊的坊神庙前,还会搭建一座黄金台,邀请御宅屋贤士展示才学。”
“将来在黄金台成名的,还有获得钟表悬赏、画像被陈列在钟鼓楼的,都有可能在坊神庙从祀,甚至成为金台坊各社区的社神。”
“那些家族的人听说拆了牌坊就能让祖先进入坊神庙的乡贤祠,一个个积极得很。”
自豪地向侄子说着这些事,钱盛在和他吃饭的时候,又讲起了金台坊名字的来历。
钱武这才知道,金台坊的称呼就是源自黄金台,当年燕昭王用黄金千金买马骨,吸引来这些大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