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一系列节日盛典后,京城原本有些肃杀的氛围,显而易见地放松下来。
尤其是进入四月,辽东派来参加演习的五千骑兵进京后,更是可以说大局已定。原本一直处于战备状态的鹰扬军,也开始有了假期。
身为鹰扬军少尉的钱武,直到这个时候才有时间看望叔叔钱盛,关心一下他在卫所改制后的境遇。
富峪卫如今的驻地在金台坊,钱武轻而易举地找到了这里。
而且幸运的是,钱盛正在金台坊值班,负责千佛寺一带的街巷改造,为居民更换门牌号。
钱武打探到之后,很快前往千佛寺。
刚到地方,他就听到有人抱怨道:
“这前年刚钉了门牌号,怎么今年就要换?”
“我订报留的地址,还有给亲戚的地址,可都是那个门牌号。”
“现在突然换了,岂不会寄错地方?”
然后便是他叔叔钱盛的声音,像是拉家常一样解释道:
“这门牌号之所以更换,是因为这一片所在的坊的变了。”
“现在每个坊都有了邮编,每条街巷也都有编号。”
“这些编号加上你的门牌号,就是你家的数字编号。”
“以后填地址只需要写这个编号,信就能寄到你家来。”
“你说这样方不方便,是不是比以前更好?”
那个抱怨的人也知道这些,却仍旧道:
“是比以前更好,但是我以前留的地址,被寄错了怎么办?”
“这门牌号都变了,信还怎么送过来?”
钱盛颇有耐心道:
“你家是西绦儿胡同66号,这个根本没变,变的的西绦儿胡同所属的坊和牌铺。”
“只要是寄给西绦儿胡同66号的,无论前面怎么写,以后仍会送到您这儿来。”
“您以后再留地址,就写东城区金台坊西绦儿胡同66号,或者门牌上这一串编号。”
“以后寄信要记牢了,都要写上邮编。将来会根据邮编之间的距离确定邮费,贴上相应邮票就能寄出去。”
“这有了邮编和户号啊,肯定是越来越方便,不是你说的没事找事,变着法折腾你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