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地收万民伞、万民衣……火气就更大了,合着好处、名声他得,脏水都是刘据来承担吧。
刘彻见状,可能是莫须有的良心发作,或者慈父之心,赏了刘据千金,还赏赐了一匹汗血宝马。
刘据十分开心,将汗血宝马送给刘瑶。
刘瑶:“我要这马也没用,这宝马还是你留着吧。”
刘据摇头,“摊丁入亩乃是阿姊提出的,这马理应给阿姊。”
刘瑶挑了挑眉:“按照你的说法,你现在受到埋怨也是我该‘享受’,你是否怨我?”
“阿姊,此事我就是怨阿父,也怨不了你。”他对于这个说法哭笑不得。
刘瑶:“那你怨阿父吗? ”
刘据摇头,“在此之前,我就已经预料到了。”
刘瑶上前踮脚拍了拍他的肩膀,“你放心,阿父此次可开心了,至于那些弹劾的奏疏,不用上心,若是觉得支撑不住,可以向张汤学习一下,他经验可比你多了。”
“我确实不如张汤!”刘据眼皮微跳。
他现在的名声应该与张汤无法相比的,阿姊多虑了。
在刘彻、刘据的配合下,摊丁入亩施行顺利,仅仅一年,基本上推行全国。
这等速度,让刘瑶不由得感慨阿父的决策力和统治力,当然,也与大汉目前还在野蛮摸索的阶段有关,没多少祖制、传统、自古以来,加上刘彻对地方豪强的折腾,处于大汉中央集权的巅峰状态,才让政策施行迅速。
刘据忙碌的时候,刘瑶也在忙碌,她给刘彻上了奏疏,想要创办官方学府。
当然在目前教育资源十分珍贵的年月,刘瑶要创办的官方学府首要目的不是培养什么文采斐然的大儒文士,而是要有一技之长的匠人。
对于旁人说她功利,刘瑶也只能认了,她确实很功利,教百姓读书识字,并不是让他们做吟诗作赋的读书人,而是让他们能创造更大的价值,所谓人口红利,不单单是靠大量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
若是生产力无法提升,人口增长速度大于生产力提升,莫说人口红利,随着人□□发,底层资源不够维持民众生存,到时候出现大量无地、少地的民众,最后只能造成社会动乱,所谓的人口红利只会变成负担。
如果大汉无法尽快培养出大批脱盲匠人,人□□发增长,只会增加统治压力,转变的红利很少,她需要大量人才补足工商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巨大缺口。
刘彻看了她的奏疏,微微锁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