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应募者十余,经臣等筛选,射术出众、有勇力堪用者,四五人,也都已将其名转与兵曹,待兵曹审核后,一两日内应也就会奏禀大王。”
“汉王”是政治上的称号,并非军事职务,是以李善道在称汉王之后,又设行军大元帅府,以统辖诸部。卢承道所说的“吏曹”、“兵曹”,便是行军大元帅府下设的诸曹之二。
李善道笑道:“我听说了,贤兄这几天每天都在招贤馆、拜将台,饭都没空吃,辛苦贤兄了。”
卢承道诚惶诚恐似的,说道:“大王没的折煞微臣!‘贤兄’之称,臣岂敢当之?臣只愿尽忠职守,倘能为大王分忧一二,实即臣之荣幸。况乎招贤纳士,关乎大王的大业,臣决不敢有丝毫懈怠。大王不以臣家微薄,恩纳臣妹为妃,臣感激涕零,唯有更加勤勉,以报大王厚恩。”
“贤兄言重了。你今为我之内兄,我称你声贤兄,理所当然。”李善道摸着短髭,笑吟吟地说道,顿了下,又道,“贤兄,招贤馆、拜将台的事,固然重要,可还有件事,你可别忘了。”
卢承道说道:“大王说的可是杨善会?”
“不错。杨善会知兵能战,才足重用,我现正用人之际,你宜及早劝他降附。”
卢承道骂了声“这贼厮鸟”,说道:“大王,薛世雄、屈突通都已降了,杨善会却犹不肯降!委实不识抬举,辜负大王仁义。臣自会尽力劝降於他,然他若再不降之,臣愚见,好果子他不肯吃,何妨就让他尝尝苦头?微臣书生,鞭子还是能使得的!抽上一顿,看他还硬不硬!”
言及杨善会,卢承道满心都是不痛快。
原先守清河城时,他差点被杨善会杀了,他对杨善会早是衔恨。被俘虏后,不料这杨善会硬骨头,撑到现下,还不肯投降。他奉李善道的令,忍住怨恨,劝了杨善会多次了,但杨善会始终不为所动,他对杨善会如今已是快没有忍耐力了。要非李善道不许,他早已动粗!
“杨善会虽然愚忠,但贤兄知我,我素来以德服人。鞭子抽,使不得也。贤兄,你多费点心思,以礼相待,晓以大义,料之迟早能感化其心。其降之日,贤兄,记你大功一桩!”
卢承道听罢,深吸一口气,忙不迭敛去怒色,应道:“大王教诲极是,臣尽力而为。”
这杨善会是有用兵的才能,但如果说,李善道就非得用他不可,却也未必。毕竟,杨善会又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