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狗娃已经六岁了,别的孩子都有机会去幼儿园,就他没有,依旧是每天在家里干活,随着年纪的增加,他要干的活花样也多了。两口子之前生了一个女娃,这几年内如愿生了一个儿子,立刻就当成了祖宗看待,连带着对女儿都疏忽了,说是女儿将来要嫁出去的,等同于泼出去的水,对她再好也没用。
狗娃还好一点,他是一个男孩子,再怎么样也扛得住,干活累点也受得了,再说了他还有一堆小弟呢,年纪比他大的都得叫他哥,平时放学了都得帮他做事。有时候这个妹妹还能沾点光,不用干那么多活。
狗娃至今还没有名字,夫妇俩都懒得给他取名字,也没打算给他读书,起名字干什么?虽说有九年义务教育,但课本费还是要的呀?两夫妻一点也不想出这个钱的。
至于妹妹年纪还小,快到幼儿园的年纪了,也还是二丫二丫的叫着,没个样子。
据说乡里的学校即将迎来大赞助,立刻就有组织人员到村里做思想活动了,说不给孩子读书犯法的,说什么也得服从九年义务。村里也不止狗娃养父母抠门的,其他亲生的也有不想给孩子读书的呢,大多数是女娃,都觉得女孩子长大了是要去伺候别人的,给别人养媳妇不值得,就都不想给孩子读书。
如今思想一普及才知道犯法要被抓的,这才慌了,更何况还是赞助的,不读白不读,立刻就同意了,把名字报了上去。
狗娃还没有名字,填报人员问的时候,狗娃养父母都懵了,不知道该咋整。狗娃至今急中生智起了一个名字:陈湛森。没有寓意,就随意想这样起而已。
狗娃的养父姓陈,他就要了这个姓。
养父母还挺惊讶的,没想到这个孩子还能给自己起名字,也就要了这个名字。
如此,六岁的狗娃就能读书了,还能有自己的名字,算是人生有了一个新篇章。
说起来也是巧了,当天来这个边城省融化镇小乔乡学校赞助的不止安宁一个基金会,还有一个基金会也来,许是边城省的某些人家看不惯安宁的做派吧,事事要与她对立。安宁不计较这些,都是最好事,就没有对立的说法。
然后当天学校就把各个乡村报上来的名字分成了两批,一批是由安宁基金会赞助,一批是由边城省基金会赞助,都不得罪么。
然后非常不巧,狗娃,不,陈湛森的名字不在安宁基金会这边,在边城省基金会那边。
当天的活动非常盛大,记者们都来了,有安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