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是人山人海的火车站里外堆积着来来往往带着梦想的外地人,陈素当初初来北京时心里何尝不是满怀激情呢!陈素抱着装着钱的袋子挤进购票大厅,要买最远的车票是陈素唯一的意愿。
再焦急也得排上长长的队一步一步往前挪,夹杂人群中的陈素终于可以认真思考一下哪儿算是最远的地方了。
去东北的哈尔滨?不,那太冷了,听人说那里半年是滴水成冰,没几个南方人去那边的;去新疆?有点不太好,那边据说没人烟;去西藏?陈素随人堆往前挪了一步,这个想法很快被否决了,不是一个民族的,不好;那去广东吧,那有不少打工的机会,陈素想了很久还是放弃了,过年回家时村里的出外打工的年青人十之五六多在广东打工,陈素不是没想到到上海,刘镇东曾经说过王峻是绝对不会去上海的,但是陈素犹豫着,听陈凯这次回来说过他们苏州离上海就几小时的路程,陈凯经常去看看世面,还说以后一定要在上海找工作的,苦上个二十年作大上海人的,陈素虽然没去过大上海但是上海人是最看不起外地人的,特别是看不起他们江北人的事也是公开化的现实,人们也都知道上海是只看钱的城市,陈素也放弃了,现在的他只想躲在不知名的地方藏身,哪儿会去想什么前程呢,陈素现在对轻视的眼光深恶痛绝也异常的敏感!
茫然不知所措中,陈素想到大山,从书上看到说,古代人藏身都是藏在大山里的,听说西南满是山。陈素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到只听说过从来没去过的山城重庆那一带找个镇子待着再说。
主意打定,陈素买的票很幸运的正好就是半小时后开的时间段,不用再焦急的等了,陈素再挤进繁琐的进站大厅等着剪票,跟着汹涌的人群涌进列车,车开的汽鸣声让陈素茫然,下周就是学期的期末考试了,自己一定会要被开除,想到这里,陈素心情是何等的悲伤又有谁知道?
日出日落,第三天才到了重庆,初到陌生城市的新鲜感陈素全然没有,一下车就买了一张旅游地图,找了离城区远的镇子地名后找公共汽车去了,车子开在蜿蜒的山道上起伏有要到群山深处的错觉。
看着眼前延绵不绝的大山,绝对没人找地到他的,陈素确信无疑。
山峦起伏,山不高但对陈素这个在江北平原长大的没怎么见过山的人而言还是不同的,陈素在小镇上的招待所二十元钱一夜的床位躺了三天,第四天才爬起来,又瘦了一圈,身体深处的记忆让陈素心灵备受道德观的折磨。
总住在招待所不是办法,吃了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