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单独抄录,抄录之时,再将题目
', ' ')('\n
按四书五经的先后篇章放置,重新整理成册。”
金堂说完,突然发现自己的要求似乎有些太多,便道:“要不姐夫你叫人直接抄两遍给我,我自己整理?”
李恪虽觉得麻烦,却也认为金堂这法子不错,便道:“我手下这么多闲人,大事做不了,要是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得,那还养着他们做什么。”
“谢谢姐夫,”金堂笑了起来,又道,“姐夫姐夫,要是他们遇到重复的题,在删掉之后,能在余下那道前头写一个出现了几次的标记吗?”
“得寸进尺,”李恪点了点金堂的额头,却没半点不高兴的意思,只又道,“你进学之事可同岳父岳母提过了?他们同意了没?”
“啊呀,”金堂像是这才想起此事一般,拉着李恪的袖子道,“我这不是一回来就来找姐夫你了吗,要是爹娘不同意,姐夫你可要帮我说情啊!”
不是要是不同意,李恪心里清楚,那两位要是还觉得金堂没必要进学,说不定还真不同意。
忽然,金堂眨了眨眼睛,道:“我和潘先生说好,每日只学一个时辰,爹娘应当不会担心我累着吧?”
“当然,”李恪肯定道,“只一个时辰而已。”
——
金堂原以为自己在潘先生处进学一事,说不准还要和爹娘撒撒娇,却没成想,他们在听完他的话后,连考虑都没有,就同意了。
“怎么,你以为我和你爹会不同意?”徐氏见他惊讶,不由道,“你都七岁了,进学,是好事。”
她顿了顿道:“咱们家算下来,也算是书香人家,总不能叫你大字不识几个,出去叫人笑话。”
这倒是实话,谢家真正说富贵,还要数金堂祖母进门之后。
侯府泰半家财是嫁妆,属于金堂祖母自己,真正改变了整个谢家的,是她带来的眼界与人脉。
“何况,你每日只需学一个时辰,也不累,只是不能时常回来,”徐氏想了想,道,“过几日我随你同去,也瞧瞧那村子里的风景。”
“这就不必了吧,”金堂下意识道,“那村子其实普普通通,也没什么太多玩乐之处,娘你能习惯吗。”
“只是去看看,有什么关系,”李恪适时道,“不若过几日,咱们都一道去玩一玩,看看那边还缺了什么。”
李恪说完,又对金堂道:“既是已经进学,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