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来了个叔叔
都说女人爱上男人,是从崇拜开始的。
对这句话最初的验证,莫黎是从姥姥和姥爷身上得到的。
他们恩爱一生,几乎从未离开三尺书桌。姥爷的学问以及为人,在姥姥心目中仿若高山仰止,更似在水一方,足够她仰慕眷恋一辈子。
事实上,她也是这样做的。
他去研究俄罗斯文学,她就给他当翻译;他去b大当哲学教授,她就给他助教;他被关进牛棚,她就借着给他送饭把一页一页的手稿夹带回来,妥善藏好;他后来又从了政,她依然是他最得力的助手兼参谋……
而在他们的最初,她曾经是他的学生,就是因为由衷的崇拜,才一心一意的追随,死心塌地的当他的仆从和影子,亦步亦趋的携手同行,直到把他安安静静的送走。
如果你认为这样的一生太过平淡,没有故事,那就大错特错了。
在莫黎的记忆中,姥爷最安静的样子是在病榻上。花白的头发,清癯的面庞,连微笑都是瘦弱而苍白的。
然而,他有一双会发光的眼睛。
那样一双眼睛,似乎天生就盛满了最动人的故事。尤其是在望着姥姥的时候,那绸缎般柔软的光芒竟仍饱含着热情,直可以把相濡以沫的沧桑岁月瞬间融化。
他们的故事,都是姥爷去世之后才听姥姥讲的。
在祖孙俩扯着毛线球聊天儿的时候,那些细碎的回忆片段,大多不过几句话就说完了,一定要不断的追问,姥姥才会勉为其难的翻检出十分有限的补充和扩展。
每一次莫黎都意犹未尽又心有不甘,因为在那穿越时光的眼神中,舒展慈祥的笑容里,她几乎可以断定,老人私藏了大部分让人着迷的细节。
可是姥姥总是推说人老了,记性大不如前,逼得小姑娘翻箱倒柜,去所有的老物件儿里寻找其他线索,而最让她着迷的,当然是老照片。
家里的相册不少,却大多是合影。规规矩矩的站着,笑容礼貌、善良而拘谨。
然而,从那一张张面容被年轮圈出的变化里,莫黎还是可以读出触及灵魂的向往与惆怅。
从青涩到成熟再到衰老,从一脸阳光的纯真到饱经风霜的沧桑,从神采奕奕的希冀到眸光内敛的坦荡……
从容浅笑怎样便爬满了皱纹?
那定格住岁月静好的每个瞬间,其实不过是一根根廊柱,填充期间的坚韧不拔与不离不弃才是性命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