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在吴郡官学的见闻, 许霁听得很是认真, 这是在他职责范围之内的事情,之所以没能注意,是因为春耕是地方上的重
', ' ')('\n
中之重,暂时还没有管到学风这里。
素娘粗中有细, 即便一天发生了不少事情, 也能把自己的见闻记得清清楚楚, 这一点柔娘原本是不会注意的, 但见父亲如此认真地听妹妹说话, 她心头起了一种莫名的感觉。
春耕忙完, 下一步就是整顿内政, 统辖下县, 吴郡下辖十二个县,每个县的风俗习惯都相近,然而有很奇怪的一点是,各县官员的口音居然不同,说官话也带着极重的口音,甚至有的上年纪的官员还需要带一个当地的年轻人来翻译,沟通起来颇为困难,许霁一个北方官员尽了最大的努力融入其中,效果也不是太好,最后开会时只能使用纸书传达意思。
许霁作为郡守,很多事情是可以直接交给下辖各县去办的,他在北山郡时不止要做文官的事,连北山郡的驻军防御之类的军政也归他管辖,但吴郡没有驻军,也不需要修筑工事,作为江南大郡,更是富庶,也不需要费力去更多经营,常规的新官交接之后,许霁就要开始推行朝廷政令,比如劝学令之类。
吴郡的风气确实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走在街上的多是老年妇人和女童,除此之外,年轻女子走在街上,即便有家人陪同,也会招来异样眼光,除此之外,江南一地多有嫁女陪送嫁妆的风气,一般来说嫁妆要比彩礼高上三倍,由此就有许多百姓生下女婴之后丢弃在朝廷开办的育婴堂,或是为了面子谎称死胎,直接弄死。
许霁接受吴郡之后,惊讶地发觉吴郡十二个县的育婴堂里现有几千名弃婴弃童,九成九都是女婴,偶有男童,都是带着严重疾病的,按照上一任郡守卢成和上上一任老郡守的政策,这些女婴女童养到十二三岁就开始相看人家,最多满上十六岁就要嫁人,说是相看,实际上都是攒了些钱财的老光棍来领走一个,在许霁看来和买卖无异。
吴郡官学没有女子,但育婴堂符合年纪的少女多的是,许霁就带着几名差役亲自去了一趟郡里的育婴堂,北山郡的育婴堂大多是收养一些孤儿,每年下拨的款项也足,但吴郡的育婴堂堪称人满为患,二十几个孩子挤在一间房里,一张大通铺上,晚间睡觉甚至都很难翻身,由于许霁是突然决定去的,育婴堂也没来得及做面子工程,许霁去下厨看了看,只看到一些没洗净的菜蔬丢在大锅里咕嘟嘟地在煮,粟米是陈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