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红菱说:
“《龙阳县志》刊载了历代诗人杨宣、吴珍、罗时升、刘昌臣、陈一揆、王为恒、周宗法等多人游蠡庙,过蠡湖的诗篇。”
王萍说:
“红菱姐你就来个现场教学,给大家讲一讲这些诗吧!大家说好不好?”
年轻渔人们齐声回答:
“好!”
雷红菱说:
“教学我不敢。其中有两首诗很美,我很喜欢,记在了脑海里。现在我背给大家听吧!第一首是杨宣的《蠡山庙》:‘游遍江湖到赤山,波遂四境隔尘寰,身居宇宙清虚外,栋倚烟霞紫翠间。富累千金争似隐,功高一世不如闲。千年庙祀崇余韵,企仰高风杳莫攀。’”
王萍说:
“嗯!这首诗真美!还有呢?红菱姐继续背呀!”
雷红菱说:
“第二首诗是吴珍的《蠡山遗庙》:‘相越功成即弃业,五湖风月一舟轻。全身自得鸱夷趣,富产还闻猗氏名。长颈昔甘同患难,细腰岂爱共轻盈。赤山庙貌崇明哲,千载何人与抗衡。’”
王萍说:
“最权威的记载还有《一统志·注》引《寰宇记》:范蠡游此,故名。”
谈笑间,渔人们一路游览了范蠡庙、西施庙、范蠡与西施合葬墓等遗迹。还远眺了蠡山四周的蠡公湖,胭脂湖。
杨光明站在范蠡庙,手指蠡公湖介绍:
“那蠡公湖为范蠡划船游玩的湖面,那胭脂湖为西施淋浴、梳妆的地方,因胭脂水落入湖中而名。胭脂湖中有梳妆台、玉簪岛、裙边崖、霞披等名胜古迹。都是为怀念西施而取的名字。”
雷红菱举目四顾,内心感叹:范蠡隐居的这块地方果然是人间仙境,湖水碧波荡漾,有的清彻见底,有的绿草如茵,水中鱼虾成群;四周茶山叠翠,橘岭摇金,山岛相依,水崖相霎,岸沚汀兰,风清雾淡,鸥舞莺啼。
渔人们参观了范蠡庙内陈列的范蠡、西施的雕像和文物后,正要离去时,杨惠橘说:
“慢点走,都跟我来。”
她把大家引向庙后一条几十米长的山洞,洞的中间有几处方间,洞的出口直接通向水边。
渔人们问:
“这个山洞是做什么用的呀?”
杨惠橘对大家说:
“当年范蠡和西施就隐居在这个洞中。那年,我和雷四老倌就是躲进这座山洞,才免遭渔霸的追杀。也真是奇怪,满山都是喊杀声,满山都是脚步响,满山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