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硬是吃尽了水上漂的苦,一年遭两三次洪水淹没,刚把芦苇棚搭起,没住好久,大水一来,又被冲垮了。俺渔民几时才能像有田有地的农民那样,在岸上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不担惊受怕,放心地奔社会主义美好前程啦!”
众人强烈要求说:“俺踮起脚盼望着连家渔船改造嘞!只有上岸定居,才有好日子过!”
危说章老人捋了一把花白的胡子说:“莫异想天开好不好!渔民就是这号命。俗话说得好,鱼死不闭眼,只准吃不许攒。这就是告诉俺后辈渔民,过一天算一天,过好每一天,死了不后悔。”
众渔民顿时沉默。
唯有湖水哗哗。
危说章老人算是春柳湖渔村寿命最长的人,再没有谁像他活了80年,经历了几个朝代,把人世间的一切都看透了。他总结出了一道道人生的哲理,每当他说出来,字字句句都擢进人的心窝,引起强烈的共鸣。
也就因为他悟透了生活,对一切都想得开,看得淡,每逢自己不顺心、不快活的时候,他就对着杨柳林、对着芦苇滩、对着春柳湖,一个人当着两个人唱情歌,用这种方法排除自己心里的郁结。
每当渔村里其他人在生活的路上被搁滩、被撞岸时,他就会主动地找上渔船来讲那些古今英雄人物大难不死、百折不回,出人头地,成就大业的故事。
他能说会道,出口成章,哪怕一件枯燥的事,到了他嘴里都能生动传情。他几番话出口,把灰心丧气的人说得斗志昂扬,把欲寻短见的人说得热血沸腾。
此刻大家听了他的话都在回味,觉得要面对现实,接受现实,不要埋怨,不要给春江出难题。该怎么过,就怎么过。
黄春江听着,长方脸膛上流露出自责的表情,他挥动大手,充满信心地说:“大家盼望的这一天不会太远了。我参加四清工作的鸭嘴湾大队的贫下中渔,在大队党支部的领导下,正在自己动手,积极准备改造连家渔船,实现陆上定居,彻底打破一家人一条船,一杆秤一个篮的界限,走真正集体化的道路。”
胥大海、李清波、杨春初、杨光明、朱天江等年轻人听了摩拳擦掌,斗志昂扬,纷纷提出要求,向鸭嘴湾大队学习,开展连家渔船改造,实现陆上定居,及早结束千百年来水上漂泊的个体生活。
一个高大结实,威武硬朗,穿宽朗渔裤,留满嘴银白胡针的老渔人,拿掉衔在嘴里的金黄色芦根子烟袋,慎重地对大家说:“性急喝不了滚鱼汤,改造连家渔船,实现陆上定居,不像吃新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