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落进湖水里。
老渔妇一边划桨一边大声呼救,船舱里的七八个小孩哭的哭,喊的喊,乱成一团,情势万分危急。
我身边的于齐军告诉我,驾船的老人是村里德高望重、心地善良的陈五奶,已是72岁高龄,家里的亲人有的被水淹死,有的患血吸虫病身亡,仅留下她和孙女周小芹相依为命。祖孙俩有一条行船用于放网捕鱼,有一条坐船作为日常起居,便没有像那些家里人口多的渔民那样在张家碈的残存古堤上搭建芦苇棚。大队党支部书记黄春江在大队网具室兼大队部一侧给她祖孙选好了棚址,也搬来了搭棚的芦苇,却遭到陈五奶的坚决抵制。
陈五奶的理由很充分:俺祖孙两个有一条坐船,有一条行船,白天打鱼用行船,晚上睡觉用坐船,日子就过得下去了,知足了。要是在岸上搭个芦苇棚,涨水时淹,退水时烂,一年要搭几次,费力又费神,莫多的把你们干部害苦哒!
陈五奶强调说:“这芦苇棚我说不搭,是真心真意的,没有半句假话。”
黄春江坚持说:“不给您把芦苇棚搭起来,我夜里睡不安稳。”
陈五奶不容商量地说:“这芦苇棚不搭,就是不搭!你如果硬要搭,我就跳进春柳湖里让鱼吃了,省得你操心。”
黄春江只好依了她。
渔民们每逢下湖捕鱼,周小芹驾着行船跟着大家一起去放网,陈五奶就留在自己的坐船上,帮忙看管队上出湖妇女送来的大小不等的孩子,规避下湖时小孩掉下水淹死的风险。
不等于齐军的话说完,我看见渔船已被洪水打翻,陈五奶掉落水里,双手死死抱住那把桨叶,拼命地挣扎。
几个孩子散落激流中,被大浪淹没,又浮出浪尖,每个孩子身后绑着的一个大竹筒承载着袭来的大浪,脑袋没入水中,立刻又被竹筒托举出水面。七八个孩子被大浪卷向湖面的不同位置,每一个小孩就像一片树叶随时都有被风浪彻底吞没的危险。
就在这紧急关头,被洪水冲散各处的渔民,好像听到了一个号令,同时从不同的角度奋勇杀出,有的双手劈开波浪,有的埋头冲开激流,有的用根竹篙撑起身子脚踩浪尖飞奔,有的划来小渔船接应。
一个又一个小孩得救了。
陈五奶得救了。
我和于齐军都为之庆幸。我俩清点着人数,已有七个小孩被渔民救起。
这时,只听陈五奶大声呼喊:“还有一个!还有鸡婆没救上来!”
我俩看见一个身背竹筒的小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