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叔乔婶那里搞通了关系,我回到县城,也是三年之后的事。三年!想到十多天和三年的比例关系,我就吓出一声冷汗。这样独自郁闷了一会儿,就想到眼前这件高兴的事了,那就是,明天该放大周了,明天可以回县城了,明天可以和立夫重逢了!
逆流而上的小船慢慢摇到县城时,夜色笼罩下的县城已是万家灯火。沐浴着江面清冷的夜辉,不觉百感交集:立夫啊立夫,阔别半月,我终于又能见到你了。随即想到还将见到的公婆,不觉忧从中来。待看见前来码头接船的衣袂飘飘长身玉立的立夫,就瞬间忘掉了桑榆和公婆的存在。
立夫微笑着迎了上来,声音有些异样,就这样我已经明白了:我在他心中是有份量的,他是在意我、牵挂我的,不能指望也并不希望大庭广众之下他有什么进一步的语言和动作。他是孙立夫传统、面浅、木讷、大男人主义、重面子的孙立夫。简短的几句对白后,我和立夫并肩走着,不时用眼睛打量他。不管正面侧面,怎么看怎么顺眼。时不时情不自禁地拉拉他的手,倍感温馨,好不惬意。真想和他就这样浪迹天涯,真不想回到公婆的视野中,心念及此,我说:“我们暂时不要回去,晚点再回去好不好?”立夫看看我,也就犹豫着点头通过了。
我们沿着云岫唯一的一条主干道无目的前行,这一古老但并不繁华的县城此时正华灯初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嘈杂无序的喧闹、恣意摆放的路边地摊,拂面而来的热风,使得原就不宽敞的街道倍显拥挤。立夫带我拐进一狭窄破旧的巷子里,止步在一卖砂锅的地方。临时搭就的店面破旧、寒碜,有长条形的桌椅十套,居然座无虚席,人声鼎沸。地上纸屑狼藉,不忍逐睹。我免不了皱眉。立夫会意,说:“那天我和吴常念来吃过了。这砂锅不错,你吃吃就知道了。”我不好扫他的兴,只得勉强坐了下来。接着涉及到点什么砂锅的问题,品种不少:三鲜的、牛肉的、煎蛋的、排骨的、肥肠的,各配料加上干粉丝、蔬菜都盛在砂锅里,看上哪个,老板便端到灶上,加水烹制。果然不错,开始时尚碍于碗筷、环境之脏有些张不了口,吃着吃着,就淡忘了环境。在桑榆的日子,吃饭的目的只是为了活着,已经很久没有注意到食物的味觉意义了。
走在大街上我还在唠叨着:“乖乖不得了!一个砂锅三元!折合一下,在桑榆苦熬一月,也就值三十个砂锅。早知这样,读什么书呢?卖砂锅算了!”
“就这地方,整天呆在这里,你能做到?再说了,也得味道好吃才有人吃。”立夫说。
我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