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三人边喝边畅所欲言,我的职责基本就是陪着聊聊天,没大动筷,晚饭已经吃过了,野味我又不吃,这三人大约先入为主地认定我滴酒不沾,所以也没人有给我倒酒的意思。
吃完饭我收拾碗筷,陈忆和孙思闲聊,讲的是发生在理化教研组的趣事。赵若怀面墙而立,用手抚摸斑驳的墙壁并试图抹掉那上面陆离的字迹。
“哦,不必抹掉,这字写得不错,笔力遒劲,笔风飘逸,想必是此屋的前主人留下的。一位颇有境界的前任主人……”我连忙说。
“颇有境界?何以见得?”赵若怀问,饶有兴趣的样子。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李益《写情》诗里的句子,你我这样学中文的除外,在桑榆这个地方,有人知道李益的这首诗,这已经是一件不寻常的事情。在墙上写下此句,写得入木三分、心潮澎湃,你看这夜字,这一捺太长,明显破坏了前面几字的布局风格,可以想见笔者当时内心是何等的不平静。这显然是有感而发,产生了强烈共鸣,而能够对此两句诗产生强烈共鸣者,在我看来,就是至情至性、有境界之人。”
赵若怀默然,以探寻的目光审视我,缓缓冒出一句:“你怎么来了这种地方?”
学校周围是没菜可买的,只能三天一次的赶集的日期,到五公里外的集镇去买,大凡在这里久居的人,无论成人、小孩(一定岁数以上)都学会了自行车。其实集镇上也没有多少鲜活的东西可买,新鲜蔬菜少得可怜,多的是土豆、板栗、核桃之类山货。鸡蛋一毛钱一个,绝对正宗土鸡蛋,土得不能再土!也有卖些野兔、山鸡、野生菌的。那集散得快,上午三节课下课去就已经散了,所以学校的资深老师,排课时就已经得到校方的恩典。
鉴于三四节常常有课,那集我尚未光顾,眼见大周放假在即,我想去集镇看看有没有便宜山货,买点回去,婆婆那里进门的时候看能不能好进一点。
和赵陈孙一起喝酒的第二天,总算有个空档,就和去年从乡民小调来的现任邻居的孟君老师步行去了。在集镇上,碰见同样赶集的陈忆、赵若怀两人。孟君提议搭他们的自行车回去。提议完毕,她就不容分说地上了陈忆那辆自行车,双手抱住了前面的陈忆,整过程显得自然、流畅、娴熟。赵若怀将自行车停在我身旁、微笑以待。我僵在那里,犹豫不决。他说:“傅老师,上车吧!你已别无选择!”
我上了车,直挺挺坐着,道路崎岖,感觉随时都有掉下来的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