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无数的商人、船工、官员、水客来到这里,都曾问起这里的历史。不同时代、不同口音、不同的人说起,起首的,总是同样四句话:
“孙钟种瓜,太史筑城,海昏淹没,吴城镇兴……”
(全文完)
——后记——
写下后记的时间是 2024 年立春。
本来想在 30 岁的这一年里写完第一本长篇小说,后来没赶上新历生日,再后来,连农历也倏忽而过。这就能看出来,人一旦为一件事赋予太强的意义,反而会难以行动。
我只能说,春节前完成,就是胜利了!
这本书其实起源于将近十年前我写下的一篇短篇小说,仅仅一万字,完全关于太史慈。在《三国志》里,他和刘繇在一个传记,比起孙家将领,更像是半独立的势力。我对他这个人,他敏感的政治地位,他的生平、志向、遗言,都很感兴趣,所以在当时写了那篇文章,还上过很小的刊物。
后来,就是撂下笔很多年。
再次把它捡起来,其实真是巧合,就是因为标题这两个字:“海昏”。说来惭愧,我其实知道太史慈都督海昏,比知道海昏侯还要早。后来是在一次工作场合,翻南昌的旅游资料,突然看见“海昏”两个字,然后是海昏侯、海昏侯博物馆,莫名其妙,如遭雷击。
我就胆大妄为地想:要是把这两个人串在一起写,那该多酷啊。
在海昏这个地方,这两个特殊的人,他们命运应该是对照的,故事应该是双生的。
这也是出于一种幼稚的固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