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薄若幽猛地皱
', ' ')('\n
眉,建和十二年安阳郡主和冯钰还未过世,这个时候的冯钦,为何要帮一个毫无瓜葛的王青甫呢?
旧的疑问尚未解开,新的谜团又迷雾一般遮住了前路,薄若幽心底有些惶然,正在这时,外头侍从快步来报,“侯爷回来了!”
众人心神一振,皆朝外迎去,很快,便看到霍危楼一脸寒色大步而来,在他身后跟着同样面色凝重的宁骁。
看到路柯和孙钊等人归来,霍危楼也不意外,上前与薄若幽目光交汇两瞬,便问起城外搜查结果,路柯跟在他们身后入屋,“没有搜到关键线索,安阳郡主和冯钰的尸体属下大概看了一番,没有明显创口和变形,因他们并非本案受害者,身份也贵重,属下也不敢不敬,后来便搜查了整个地宫,毫无所获,待宫里的人到了庄子上传话,属下将从丹炉里掏出来的东西带了回来,看看能否找到什么。”
霍危楼点头,待解下斗篷便道:“淮安的消息到了,有些新疑点,你们听听。”
淮安二字吸引了薄若幽的注意,宁骁上前道:“我们的人找到了赵千山,问起了当年王青甫科考入仕之事,时隔快二十年,他还记得,据他说,当年正是冯钦找到了他,令他手下留情放王青甫一马,当时赵千山只是个吏部主事,并不敢妄为,可冯钦乃是忠亲王佳婿,而早年间忠亲王对他们这些淮安学子多有助益,因此他才愿意冒险。”
“并且,他说他之所以愿意冒险,也是因为冯钦对他说,王青甫出身官门氏族,在羌州也颇有名望,只是被连累才下场凄惨,他还说王青甫性情淡泊,并非追名逐利之辈,即便入了六部,也会往清贵衙门去,绝不会惹眼招人怀疑调查,当时他还不知何为清贵衙门,却不想后来王青甫先入礼部,没多久便去了太常寺,他当时是松了口气的。”
王青甫若是锋芒毕露,自然招人嫉恨,若要弹劾他出身罪臣之族,多半对仕途颇有影响,赵千山届时也脱不了干系,可他去了太常寺这等衙司,便稳妥多了。
薄若幽听到此处忍不住问:“侯爷,宫里到底如何说的?当真不怀疑忠义伯吗?”
霍危楼肃声道:“陛下道若无证据,便以和为贵。”
眼下的确无直接证据,可薄若幽片刻前的疑窦,却似乎有了答案,“侯爷,忠义伯在建和十二年便找上了赵千山,这说明那时候他便有心提携王青甫,且还想让王青甫按他的意思去清闲之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