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这孩子得了温热之症,烧糊涂了才会胡说八道,还望王爷见谅。”
既然他要论家世,那梁东扬就跟他捋一捋,“看人家世不止要看这一代,前后都得考量,方家这会子虽是没落了,但不代表往后起不来,她家中还有个哥哥常信在撑着。”
提起常信,卫瑜嗤之以鼻,“游手好闲的公子哥儿,能成什么气候?指望他重整方家?不把家底儿败光就阿弥陀佛了!”
“人不可只看表面,常信看似一无是处,实则精明着呢!有一回我带他去酒楼,那家掌柜跟常信是老乡,常信瞧着他愁眉苦脸就问了一句,掌柜的说是对面新开了一家酒楼,点菜送酒,虽说这酒不一定有多好,但大多数人惯爱贪小便宜,这么一来,他家的生意大受影响。
当时我忙着上楼赴约,也就没在意,常信则给他出主意,让他找几位声望颇高的文人雅士,由他们来评比,在这酒楼举行一场诗文会。
酒虽是个好东西,但世人更爱附庸风雅,一听说这边聚集数十位才子,立马都过来抢位子订厢房,一赌才子风采!如此一来,这家酒楼声名鹊起,任凭对面再怎么想方设法的送东西也无济于事。
由此可以看出,常信还是继承了他父亲经商有道的头脑,只是欠缺磨砺的机会,只要加以扶持,势必能成气候,那么你娶他的妹妹,也不算吃亏。”
捋着胡须点头默赞着,忠锐公对此深表赞同,“实不相瞒,下官年轻时也是个纨绔子弟,后来娶妻生子之后才晓得身负重担,开始发愤图强。王爷言之有理,我也曾见过常信几面,感觉他并非庸碌之辈,应该可造之材。”
深知自个儿今日所拥有的一切都离不开安妃娘娘和豫王的提拔,且豫王少年老成,深谋远虑,他既这般安排,定有深意,尽管疑惑,忠锐公还是决定听从豫王的安排,奈何卫瑜坚决不应,
“我不娶!爹您若是执意结这门亲事,哪个儿子都一样,找其他兄弟即可,反正孩儿绝对不娶方悦容!”
撂下狠话,卫瑜也不顾及梁东扬的感受,甩袖离去。
忠锐公一再赔礼致歉,豫王只道无妨,望着卫瑜离去的身影,他忽觉这么多年的心血是白费了,年少的卫瑜柔弱易病,梁东扬就教他习武,强身健体,带着他一起研读兵法,他才逐渐变得身强体健,本想着两兄弟一起谋大业,偏偏卫瑜为了许娇荷一事跟他反目,不顾兄弟之情,分不清轻重,着实令人失望!
透过此事看清他的斤两,未尝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