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的弟子考核大会上。上清宗每十年招收一批弟子,新弟子入门后的第五年用以考核上届入选的门派弟子,一来是校考功课,看看修行水平如何,二来也是想看看是否有漏网的可造之材。
薛野在五年前弟子选拔大会的时候就知道,徐白不可能永远出不了头,他当时想要的,不过是能压过徐白一头。
而这五年,就是薛野为自己挣来的赢过徐白的资本。外门弟子,除却日常修炼,还要兼顾门中采买,种植,洒扫的工作,能真正用在修炼上的时间屈指可数。薛野心中盘算的很好:徐白既无名师指导,又无时间练习,他就算再天才,白白浪费这五载的光阴,也断断不可能赢过刻苦练剑五年的薛野。到时,徐白再拜了个不如宋思远的师父,往后便更没有可能比得过薛野了。
但薛野没想到的是,徐白不仅跟自己一样也凝成了金丹,甚至他还先薛野一步,悟出了一丝剑意。
对于修真者来说,修为不过是用时间累计的东西,有的人用十年,有的人用百年,这仅仅是有天赋和没天赋的区别。但对于剑修来说,有没有剑意,便是天才和凡人的区别了。
天赋的差距尚且可以用努力来弥补,但天才和凡人之间的鸿沟如同天堑,有的修者终其一生难以逾越。修真界百年,悟出剑意的剑修也不过寥寥数人,这些人日后都会自然而然地站到修真界的顶点。那是得证大道的路,与薛野这样还在底层挣扎的修者已经是云泥之别。
徐白的剑意虽然未经打磨,仍然显得青涩,却也是货真价实。这场大赛的一开始他并没有显露剑意,只是藏拙,小心应对。虽然一路过关斩将,也只是险胜而已,因此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