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酌材取用,不过有一个人是例外,就是裴寂,雅无法证实他是魔门的人,他当然矢口不认,但我们却是心中有数。
寇仲知他对裴寂害死刘文静一事仍耿耿于怀。至于他蛊惑李渊、公开袒护李建戊的事反不故在心上,铁眉道:一刃干掉他不就成吗?
李世民苦笑道:你的提议当然最干净利落、可是会使元老大叵人人自危,且令太上不快。所以我决定放他一马,食邑一千五百户,这俸禄将高于所有功臣,再给他一顶没有实权的虚衔、待一切安稳下来慢慢收拾他。
寇仲摇头叹道:皇上治国安民的策略,确比我沉首高明百倍。
李世民道,坐在这位置,如我刚才所说,不得不处处为大局首恳,个人的恩怨只好置诸脑后。若裴寂肯安安份份、应可安渡余生。不过他若是魔门中人,本性难移,终有天阗祸。我们不妨放长眼光去看他的下场,
寇仲道:看来皇上正为新朝用人的问题伤脑筋、这方面我可帮不上忙。
李世民欣然道:你肯听胼吐昔水便戍,子陵会更没有聆听的兴趣,新朝必须有新朝的气像、旧人不是不好,不过却惯于依从皇父以前那套作风,缺乏进取精神,我巳有初步构想,玄龄、如晦、宇文仕及、无忌、你的李大哥、魏征、知节、敬德、叔宝、世充等均会被重用,却不是立即把他们摆上最高的位置,而是在两三年的时间内,看他们实际的表现,逐步擢升,取代以往太上的臣子,使新旧朝交替不致出现权力的倾轧,且可与太上保持最好的关系,此为目下的头等大事。
寇仲咋舌道:皇上深谋远虑,令我佩服得五体投地。换过是我,肯定前两天巳杷整个天策府原装不动的搬入太极宫。
李世民笑道:不要整蛊作怪。我知你巳听得不耐烦,最后一个烦恼是有关颉利的,我今天案上的表章裹,有份奏章由长安城二十多名将领联名上奏,说甚夷狄无信,盟后将兵,忽践疆境,可乘其便,数以背约,因再封之,匆失良机亡石瓦,你说该怎办?
寇仲戏言道:兹事体大,臣不敢乱言。
李世民正容道:说到军事形势上的决策,朕只服你寇仲一人,此事交由你全权处理,其他人说的话,朕当作耳边风。
寇仲失笑道:皇上真厉害,我就逼颉利立誓以后不再支持梁师都,作为交换他安全撤退的先决条件如何?那皇上可凭此安抚主战的大臣们。
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