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孔易和唐子归去办,唐子归听说能去欧洲立刻问:“咱们去英国能见到牛顿吗?”
“应该能吧,他不是当过英国皇家协会的会长吗?”
“能请来大清吗?”
叶菁菁无语:“那是牛顿!牛顿!你们去欧洲是去交流,顺便把人家的著作翻译带回来,别想那些不切实际的事情。”
唐子归叹气,原来也有富婆做不到的事情呀!
“少废话,你赶紧去和孔易把人选定下来,每个专业都选一些,主要是理科,你懂的吧。”
“你放心,我心里有数。”
欧洲经历过启蒙运动后,自然科学、哲学、经济学、医学、文学等等领域都有非常大的发展,大清解放思想运动这才刚刚开始,欧洲的东西能学的就赶紧学过来。
唐子归秒懂叶菁菁的意思,把手中的差事交出去,就跑去学校跟孔易研究出使的名单。
名单定下来后,名单上一大半的人都在天津和京城,还有一小半散落在全国各地,除了在叶家坡的人以外,在大清其他省当差的人,唐子归立刻派快船接回学校。
菁华大学动起来后,消息就藏不住了,一些大儒托关系找到在菁华大学的朋友,问能不能把他们加入名单。
曲阜孔家在山东,离天津府不远,孔家年轻一代人当中,也有想去欧洲的人,但他们孔家的衍圣公十多年前就跟瑞亲王夫妻结下梁子,两边多年来也没有来往,这时候怎么求上门?
有个聪明人想到了南孔,他们北孔跟瑞亲王福晋虽然关系差,但是南孔跟瑞亲王福晋关系好,能不能叫南孔带带他们?
一笔写不出两个孔字嘛。
孔易收到曲阜送的信后,只想冷笑,校长选的是能和欧洲的科学家、发明家交流的人,曲阜孔家人去做什么。
信给扔了,孔易打开出使名单看了一遍,名单上一共四十余位,他们孔家占了五个,孔易顿觉心满意足。
“九叔~”
“九婶~”
“开开门呐,侄子/弟弟想你们了。”
弘曙推了胤禄一下:“十六叔,您不回府抱您的小儿子,跟侄子们在这儿挤什么挤?”
“呵,怎么,只你们能去欧洲,我们这些小叔叔就不能去了?”
胤禑忙帮腔:“就是,我们这些叔叔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就该咱们去,你们往后捎一稍。”
弘晖不满:“咱们二十啷当的小年轻,难道还不够年富力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