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怎么来到青州,每个人以为诸侯联军为朝廷一心讨董?
荀彧心底感慨道:“天底下多少人被袁绍表面迷惑,只有真接触过,才能看出他的外强中干。”
忍不住肃然道:“刘公毋要过谦,彧目击耳闻不少,许多事并非浮于表面。等待日后,天下人自然会看出谁才是朝廷忠良。”
紧接着,笃定地说道:“以玄德公施政爱民,种种行为观之,必然胸怀抱负,敢问公如何看待天下之危亡?”
刘备闻言,笑道:“天下兴亡在常理之中。治乱迭乘,治与乱相寻,可以说自然之例,三代以来,一乱即有一治。”
荀彧点头,先祖荀子也曾说过,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世间万物皆有规律。
但这不是他想寻的答案。
荀彧追问道:“如何能转危为安,使亡兆于兴盛,在于权还是在于谋,亦或者在于道?”
刘备没有直接回答。
反而引用了,其他的话来回复:“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今用刀十九年,杀数千牛,而刀刃若新。”
有的厨子一年换刀,是细心用刀去割肉。
有的厨子每月换刀,是蛮干用刀去砍骨头。
而他不单同于两者。
刘备笑着解释道:“天底下事物复杂,但掌握了规律,就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荀彧隐约听懂,有些激动复问道:“如何掌握这世间规律?”
刘备笑了笑,用手指了外边。
荀彧先是皱眉,后来猛然明白,眼前的刘玄德能将青州治理的井井有条。
能维住各方利益,使得人无有怨言。
这岂不就是,具有宰天下之能吗?
想到这,荀彧眼里情绪复杂。
刘备接着道:“天下一阴一阳之谓道,兴亡也在转变之中,关键看有无人掌握运作得当,就能陷之死地而后生。”
荀彧也知道易经讲究,刚柔相推并济。
只是到底应该怎么做?
而且,刘备跟传闻中不爱学问,独喜欢狗马、音乐、美衣服,完全不符啊!
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