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干邑则是同时观察着两个人。松田阵平护短的表现他算是早有预料,而诸伏高明是个对弟弟很严格的人——但是同样很在乎他。即便已经和自己在电话里刀光剑影地试探过,事到如今也面对面说出了线索,然而还是在考察他们是否有成为诸伏景光朋友的品质。
不过小阵平看样子应该是过关了。
他们又交流了一些细节,交换了各自具体的想法和推理。15年前的案子确实难以得出结论,太多的线索都磨灭在了时间里。在诸伏高明面前,松田阵平不敢像他和干邑私下里发散到胡来的推论,只敢按部就班的做出一些基本的结论——饶是如此也能看出他的基本功相当不错了,起码这个警校没白上。
干邑也不抢话头,只是偶尔插一两句嘴,算是打补丁。
天色渐晚,倦鸟归巢,已有的线索再怎么盘逻辑也实在盘不出什么花了,于是干邑带着松田阵平告辞。在即将离开的时刻,诸伏高明的态度已经亲近很多,不像开始时那么生疏了。在离别的客套话说完后,他状似无意地问:“不知道景光在学校的表现怎么样?……你们觉得他是个什么样的同学呢?”
刚刚和干邑探讨案件的优秀又敏锐的警官在此刻,似乎只是一个普通的哥哥,会惴惴不安地询问弟弟的表现。干邑想起了自己刚刚进入办公室时,看见的数量远甚于正常值的中国古文集,想了想,说道:
“萧萧肃肃,爽朗清举。”
诸伏高明在满意之余有些惊喜:“萩原也对古文了解一二?”
干邑立刻挥挥手:“了解算不上,只是读杂书时看到什么记什么,囫囵吞枣而已。”
这是真话,干邑本人对很多书都保持着广泛的阅读,但是并非出于爱好,而是为了和上流社会那些不爱直说的大人物沟通而硬灌进脑子里的。所以他从没有在车辆以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