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见?”
小胡子说完才意识到自己激动了点,言语稍微不那么妥当了点,于是轻咳一声:“我也是太气愤了。”
因为他就是被会同馆的甩锅,倒霉承接下应付倭国使臣工作的人。
另一太常寺的胖子书吏就接话道:“陈兄的烦闷我等也理解,小小倭国委实不识趣了点。”
“那可不是。哼,也就是咱们太子善良,心胸宽广,不仅没有怪罪他们放任民众侵扰我国边境的大罪,还派了咱大明能臣,前刑部尚书,如今的大明使开济开大人去传播咱大明优秀文化。”
一口气
说完这话的是鸿胪寺另一小主事,他曾跟随郑和船队‘拜访’过倭国。
永乐三年大明船队第一次下西洋的时候,顺便去了一趟倭国。
谁叫那段时间倭寇胆大包天几次三番侵扰大明沿海,大明这头给了警告,他们一面派使臣伏低做小,一面继续放任国内流浪武士在大明边境作恶,给沿海百姓造成不小影响。
朱高炽花了几年时间,最终在永乐三年第一次试航,为的,可不单单是开发下西洋的航程线。
除了大型船只,船队配备的武器更是这个时代,同一时空下最先进的热/武器。
一开始大明的文臣们还以为朱棣是想对小小倭国发动战争,纷纷上书抗议。
首先,倭国每年都派使臣来大明朝贡,态度很谦卑,洪武帝都承诺两国友好往来,结果你招呼不打一声,说干就干,实在有丢我大国颜面。
其次,对一小小倭国,又穷又贫瘠的小岛国,发动战争,怎么看,都是自己亏。打下了都没用,那么贫瘠,地动频发,一点不适合生活,谁愿意去管?要接手也不容易,花费成本不小。
总之,打小小倭国就是得不偿失。
不过是倭寇这等小股匪患,形不成大势,在沿海加强防御就行